一踏进三都镇松口村,清新的“橘香”便迎面而来,这味道不是来自两侧山头的橘子树,而来自家家户户门牌上的“美好账本”。“账本”上亮着橘子灯,实际上是村民当月在垃圾分类、美丽庭院等村级事务取得的善治指数。
别看是小小“账本”,却大大鼓励了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让村民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形成乡村善治的良好局面。“美好账本”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这还得从几年前的松口村说起。
一本“美好账本”巧写乡村垃圾分类文章
松口村以党员先带头,对家家户户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垃圾分类指导,形成常态化的管理后,再对普通村民进行积分制管理,每户的积分可兑换奖励、评比表彰,让他们形成竞争意识,最终通过“美好账本”活动,激励群众参与村庄自治。
通过扫码家门口的门牌上的“美好账本”二维码,就可以得知该户当月的善治指数。而村民可以根据每月获得的善治指数到“善治超市”内换取对应的生活用品。在“善治超市”里,互相展示自己的本月得分,拿着积分兑换商品,已经成为村民们每月的一件高兴事。
“智慧+”上门收集模式助力垃圾分类
松口村党总支书记胡光兴借鉴国外乡村卫生治理的经验,撤除村内36个固定垃圾桶、10余个垃圾房,将村民自投改为上门收集垃圾的方式。
每天由电动收集车上门收集,每户村民家垃圾桶都贴有二维码,垃圾收集员检查村民分类情况后,将垃圾桶扫码,摄像头将分类情况通过大数据平台传送到村委会,以便于追溯,纳入村“美好账本”考核,每日一积分、每周一汇总、每旬一亮码、每月一考评、每季一公示、每年一表彰,垃圾分类率达到100%。
2018年松口村被评为浙江垃圾分类示范村,今年5月被授予建德市垃圾分类“红牌村”。
(通讯员 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