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 在中国版图上,有这样一片区域,它形似巨龙腾飞,支撑起全国超45%的经济总量、涵养着超过四成的人口。
在世界版图上,这片区域同样备受瞩目。在这里,全球金融中心与脱贫攻坚主战场并存。
“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寄予很高希望。
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长江经济带迎来了发展新篇章。
深刻变革
1998年8月19日,新华社播发《长江上游仍在砍树》一文披露金沙江、大渡河沿岸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塌方不断的场景,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在国家有关部门主导下,长江上游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同年启动实施。
面对一度伤痕累累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殷切期望,为长江经济带沿岸转变发展理念指明了方向。
在云南昭通,“两个U盘工作法”初见实效,地方部门借助无人机航拍,对市级17条河流、3座水库采取航拍和地面拍摄相结合的方式,用一个U盘存下问题,另一个U盘记录变化,以视频存照推动各级河长履职尽责。
在湖南,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展开“洞庭湖生态环境保卫战”,拉网式排查湖区工业企业,对洞庭湖区挖沙、种杨、非法捕捞、侵占湖泊湿地、工农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湖区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上海崇明岛,立足于“生态立岛”理念,制定发布《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减并举,划定生态红线,开启了建设“天蓝、水清、地绿、民富”的世界级生态岛新征程。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000多年前唐朝诗人李白诗中描绘的情境,如今再现于壮阔的三峡库区。
扛起重任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进而致力于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孕育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寄予很高希望。
坚决摒弃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在地处上游的重庆市,2017年否决了26个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涉及总投资20亿元。全市排查出的360家区县化工企业,正在按照“一厂一策”专项整治,有望较好解决“化工围江”问题。
“破旧”不忘“立新”,长江经济带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包括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在内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2348亿元,同比增长14.7%。
新兴产业为“上海制造”带来一批新名片: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新发展,新气象。纵观我国上半年经济增长“成绩单”,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中有10个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云南、江西分别以10%、9.2%、9%依次位居前三,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展现出巨大的动能。
坚定信心
两年多来,覆盖全域的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共抓大保护的合力正在形成——
2017年6月30日,在重庆召开的首届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联席会议上,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市审议通过《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实施细则》;一年后,四省市推动共同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大重点方案63项工作落到实处。
2018年1月,为进一步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上海专门组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6月1日,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在上海举行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长三角地区合作近期工作要点》,提出要强化战略协同、要聚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要共建共享民生工程、要创新完善合作机制……
“人心齐,泰山移。”中央和地方之间、沿江各省市之间、中央各部门之间……多层次协同发展释放出巨大合力,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行稳致远。
新时代,新起点。肩负使命,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必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更大的决心和信心,苦干实干、久久为功,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