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 建德新闻网
0571-64718371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文体

微信扫一扫分享

质朴的精神追求,在当下仍具强大生命力
2021-01-14 09:37 来源:新华网

陕西人艺话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出品方供图)

新年伊始,话剧《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现实主义创作倍受关注。昨晚是话剧《平凡的世界》上海站巡演的最后一场,演出后,剧场回荡起陕北民歌,演员们鞠躬再鞠躬,观众鼓掌再鼓掌,热烈的气氛经久不歇,成为感人至深的一幕。

这些看上去并不时尚的舞台作品,缘何成为都市文化消费的尖货?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给出的答案是:两部话剧的原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两座高峰,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它们传递出的质朴的精神追求,在当下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朴素的精神叙事可以穿透时空带来最真实的感动

经典的每一道沟壑里,都藏着富矿。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全景式展现了一代平凡而不平庸的中国青年在大时代进程中跌宕前进的人生路。有评论指出,作品中那些人物及其命运,已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畴,它给人以勇气与希望。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亦是中国精神的深刻史诗,它以50万字铺陈了渭河平原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这些中国广袤大地上朴素的精神叙事,就仿佛原野上粗粝的风、脚下厚厚的土,可以穿透时空带来生命最真实的感动。

话剧《白鹿原》与《平凡的世界》有着先天优势,它们是从经典文学土壤中长出的舞台综合艺术,继承了陈忠实、路遥的苍生厚念、秦川布衣的迎风襟怀和陕西人独有的精神特质。这些作品,一扫“咀嚼小悲欢为大世界”的儿女情长,成为质朴精神追求的出口。正如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所说:“孙少安、孙少平等就是一群追求理想和美好生活的普通人,未来也都有他们的精神传人。”这些人不仅会出现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在城市街头也会与他们不期而遇。不甘平庸落后生活的他们,正埋头苦干,默默地改变着自己命运的轨迹。

发掘本土资源优势,再现作家笔下的时代命题

话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被越来越多观众“圈粉”,除了文学底本的优势,故事“发源地”的本土资源发掘亦功不可没。

“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给你们了!”陕西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陕西人艺”)推出的话剧《白鹿原》,是获得小说作者陈忠实高度认可的文学舞台化改编。作为小说故事“发源地”的院团,陕西人艺挖掘本土优势,创排出了别具特色的陕版《白鹿原》。该剧不仅以全陕西演员阵容,地道陕西方言呈现,并配以古朴苍凉的秦腔、老腔,展现苍凉大地上的时代变迁。

陕版《白鹿原》2015年首演后迅速“出圈”,迄今七次晋京,六次赴粤,五次抵沪,近400场全国巡演,纵横十余万公里。话剧《白鹿原》的成功,为中国话剧民族化的探索和民族精神的表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两年后,陕西人艺又打造了话剧《平凡的世界》,一经上演就获得业内外广泛认可。舞台上的那一碾台转出了爱情的甜美与苦涩、生活的欢乐与悲苦、奋斗的成功与失败、理想的向往与破灭、人生的价值与体现……

编剧孟冰说,万颗粟谷被打磨,像极了芸芸众生的生活,经历磨难是生活的本质,这是以博大和悲悯的情怀练就的“生命的故事”,话剧用另一种形式再现了路遥笔下的人与时代的发展命题。“想上清华大学,就来看陕西人艺吧。”在采访中,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打趣道。据透露,话剧《白鹿原》创作首演后的第二年,高考考题就和《白鹿原》相关。有趣的是,话剧《平凡的世界》诞生后,又一次压中考题。在李宣看来,经典是送给年轻观众最好的礼物,看着他们越来越频繁地走进剧场,感受生活的火热、时代的召唤,作为创作者更应将经典的创新传承作为重要使命,以更精品化的艺术创作回应观众。(记者 童薇菁)

原标题:质朴的精神追求,在当下仍具强大生命力

责任编辑: 舒晨炜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