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报道 这三天的雨水,是不是让大家都快以为梅姑娘又回来了?很遗憾并没有。被“东北冷涡”暂时逼退的副热带高压,今天就将再度“王者归来”!
杭州气象台说,昨天傍晚到半夜前局部还是有短时阵雨或雷雨,主要是一些分散性的小阵雨,但后半夜开始天气就逐渐转好了,今天开始,基本就是晴热高温天气为主了。
讲真,刚刚过去的三天,夏姑娘已经算“手下留情”了,几场雷雨一浇,好歹让大家喘了两口气,更煎熬的日子还在后面……因为,今天正式入伏了!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日子要来了。
昨天杭州最高气温才31.8℃,但今天一入伏,最高气温预计将直接冲到37℃!特别提醒大家,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可不是正午12点,往往是下午2点,请大家尽量避免这个时间段外出,外出也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今年三伏又是40天
按“夏至三庚数头伏”的传统算法,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称为庚日)为“初伏”(也叫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二伏”(也叫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叫三伏)。所以,今年的“三伏”又是超长待机40天,其中7月11日初伏,7月21日二伏,8月10日末伏,8月20日出伏。
头伏:2021年7月11日-2021年7月20日
中伏:2021年7月21日-2021年8月9日
末伏:2021年8月10日-2021年8月20日
那40天的三伏会比30天的三伏更热吗?其实热不热,还得看副热带高压的表现,如果副高偏强且持续控制一个地方,那么就会很热。像去年三伏也是40天,但入伏第一天杭州最高气温才22.9℃。
不过目前来看,今年的副高相当强盛,截至昨天,今年杭州已出现7个高温日,拉响了两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气象数据也显示杭城今年以来平均气温达到了16.8℃,而历史同期平均气温是14.4℃,足足高了2.4℃,为1951年以来历史第一。
此前杭州气象台也预测过,杭州今年整个夏天高温天数,会较常年同期偏多,还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小伙伴们,准备好迎接高温的暴击了吗?
为什么夏天会下冰雹?
除了高温,大家还要小心提防局地性的短时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前天下午5点前后,临平就下冰雹了!不少人可能会觉得冰雹和雪差不多,其实两者形成条件完全不一样。冰雹是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态降水现象,所以多发生在夏天,并且常伴随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水,具有影响范围小、发展迅速、持续时间短等特点。
根据中国天气的科普,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全年12个月皆有可能出现冰雹,但总体来说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春夏为高发期,冬季极少发生。从全国省会级城市的平均情况来看,5-9月为我国主要的降雹时段,占比超过70%;而11月至次年1月,各地极少降雹。
此外,一天之中,我国各地的降雹时段一般集中在午后到傍晚,约70%出现在13-19时,其中14-16时最多。
为什么冰雹个头会相差那么大?
宋代诗词名家戴埴曾写过一首《雹》,其中如此写道,“京师连雨雹,小者如弹,大者如拳。”我们常见的冰雹也是有的大如鸡蛋,有的小如黄豆。那么,为什么冰雹个头有大小差异呢?
冰雹来自积雨云,积雨云0℃以下区域是水滴,以上是过冷水滴、冰晶和雪花。当云中的雨滴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层以上的高空时,和过冷水滴、冰晶迅速地冻结,成为雹核;雹核在积雨云中不断翻滚,似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时间越久,冰雹“体形”也越大。而当冰雹的重量超过上升气流所能托住的重量时,便下坠至地面。因此,上升气流越强大,冰雹在云中翻滚的时间也会越长,最后形成的冰雹“体形”就越大。
不过气象数据显示,我国出现的冰雹大多为直径2厘米以下,5厘米以上的冰雹较为罕见,一般直径2-5厘米的就算大冰雹了。相对来说,我国西藏和青海冰雹出现次数最多,但多为小冰雹;而在平原地区,虽然发生冰雹的概率比高原地区低很多,但容易形成大冰雹。
冰雹一旦砸下来,冲击力可不小。一个鸡蛋大小的冰雹,根据势能和动能的换算,这相当于一个3公斤重的物体从三层楼左右的高度下落,如果在户外遭遇这种大冰雹,差不多就是若干个“花盆”从天而降。
虽然以上换算是未考虑空气阻力以及上升气流运动等因素的估算结果,冰雹在下降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杀伤力可能有所衰减,但一旦在户外遭遇冰雹,请第一时间寻找遮挡物,二是要远离易碎品(比如玻璃窗),躲避时还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