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经营大师”“中国首届石油和化工工业风云人物”“全国化工系统优秀企业家”“浙江省优秀企业家”“风云浙商”“杭州市劳模”……王伟几年前从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岗位上退休,但他只要呆在办公室,就会精心擦拭各式荣誉牌。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与化工继续“对话”的方式,这辈子注定无法与化工分开了。
翻看新安集团的发展史,在山清水秀的新安江畔,王伟始终以绿色责任的价值考量,辛勤耕耘40余载,带领企业从两家只有几百人的县办小工厂发展成为有43家子公司、6000余员工、产值近百亿元的上市公司和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全球知名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便是他作为“绿色化学”追梦人的初心。
玩转氯硅磷的创业史
上世纪90年代初,王伟在县工业局长和企业老总“二选一”中毅然选择了企业老总岗位,“绿色化学”梦就此开启。
1991年,企业主动关停一批高能耗、高毒性、高污染的产品,主导产品是草甘膦这种低毒、高效、无残留的灭生性除草剂;1997年,公司在生产草甘膦废气中提取了氯甲烷;2001年,新安集团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001年起,依托氯甲烷发展高科技的有机硅,企业从农药向新材料延伸……王伟循着时间节点作介绍,他说新安集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通过内生驱动、不断推进的绿色转型升级史,其间经历了从高污染到低污染过程,同时也一次次验证了新安集团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文明践行。
通过氯元素在草甘膦和有机硅两大类产品间的循环利用,首创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有机硅单体合成技术等多项系统性突破,在国际官司中打出品牌和知名度……王伟坦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多年上市征程、与国际大公司合作屡屡受挫、多达十余次的国际应诉,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坚韧”二字,让他一次次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和韧劲化险为夷、转危为机。
“专注安全环保,在技术研发、转型升级上不计成本地投入。”王伟如此定义新安集团的“管理”之道。于是,也就有了花费上千万元引进主导“安全、健康、环保”的美国杜邦SHE管理法,有了逐年加大的技术、资金投入,有了斥巨资完成工厂整体搬迁,有了“园区智能化”全景图。
最终,成绩单也十分亮眼: 近十年来,新安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22.9亿元,实现利润 40.6亿元,上缴各类税金25.9 亿元,员工人数增至6000余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如今念好“公益经”
王伟一直认为“双赢多赢”是新商业文明的核心要义。做企业当家人时的他,时常要求和勉励自己的员工:“要热爱工作、热心公益,让咱们成为践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由此,新安集团一直秉承同创共享,在员工、股东、客户三者同创价值、共享利益的平台上实现双赢和多赢。多年来,王伟一直踊跃参与“爱心助学”“春风行动”和无偿献血等社会公益事业,公司与员工向社会捐助资金累计近5000万元。王伟还将政府奖励给他的奖金捐赠给市慈善总会,建立由他个人捐赠的“新安学子”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至今累计捐赠300万元以上。此外,企业员工的薪资收入逐步提高,福利待遇逐步改善。
采访中,王伟还特别提到了让他一生印象深刻的一件事,那便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当时,他和员工们被困在耿达,后面一部分“战友”不幸遇难,那是他人生中相当痛苦的一段时期。而受困的那段时间,遭受巨大创伤和损失的当地老百姓依然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这让他震撼而感动,当时就向阿坝州政府捐赠了3000余万元。接着,公司首期出资300万元,建立员工子女助学基金,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员工子女助学基金管理办法》,解决了工伤困难员工的后顾之忧,为稳定员工队伍、创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如今,王伟担任市企业家协会会长、新安集团名誉董事长,他的“公益经”仍在继续:持续十余年的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贫困学生救助、联合其他捐赠者成立新安江中学弘毅教育基金……
“我觉得个人在事业相对成功之后,要更多考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退休后还能不能发挥余热。这样也能使自己的晚年生活更丰富一些。”王伟如是说。
寄语展望新未来
“我生于1950年,也算是共和国同龄人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衷心为祖国今天所取得的成果和国家当今的国际地位感到自豪,这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幸福感吧。”王伟感慨地说。
他表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作为社会建设的经历者和参与者,见证了国家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历程,感触和体会都很深刻。而从化工行业来讲,新安集团的发展可以说是国家科技水平发展的一个缩影。
采访最后,王伟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也祝愿新安集团继续做大做强,永续发展,更快更好驶向更远的“绿色化学”海洋。
(记者 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