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庆华
清晨,我步行在滨江大道上,不时地把目光投向江上的几座大桥。我爱白沙大桥的古朴凝重、新安江大桥的美丽轻盈。缓步在白沙大桥上,我用手轻抚着桥柱上神态各异的石狮子;我走过新安江大桥,那橙红色钢管跨拱总让我浮想联翩。我凭栏而立,欣赏着新安江上的绮丽风光,静看桥下缓缓流过的一江碧水。渐渐地,我的思绪拉回到这江、这桥的过往。
上世纪60年代之前,新安江上没有桥,两岸往来靠人力舟渡。我此刻站立的白沙大桥下,是一个古老的渡口,浙西重要的交通孔道。民谚云:“走遍天下路,难过白沙渡。”说的就是这里。1956至1959年,我在梅城建德师范读书,回乡返校必经此渡。风平浪静的日子,水面并不太宽,水流还算平稳,只要小心撑过江中间的一小股急流,就能平安靠岸。不过,候船、上下车、上下船,过一次渡,至少得花二十来分钟。1957年暑假回家,正赶上前一晚下了一场大雨。车到码头,但见河面开阔了许多,江中浊浪翻滚。船行江中,水浪拍击着船舷,发出“哗哗”的响声,水珠溅了我一脸一身。当船身剧烈晃动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所幸,凭着船工的丰富经验,总算有惊无险。此后,这次过渡的艰险经历,便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深处。
1959年10月,新安江水电站大坝截流蓄水之际,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纪念日里, 白沙大桥动工兴建,1960年7月建成,9月通车,实现了新安江上由人力舟渡到天堑变通途的历史性跨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白沙大桥在连通320国道,方便城乡往来,促进城乡融合,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白沙大桥还是钱塘江上游最长的大跨径石拱桥。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石拱桥的造型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石拱桥建筑的鲜活样本。
上世纪90年代初,县(市)委、县(市)政府顺应民意,动工兴建新安江上的第二座大桥——新安江大桥,1994年建成通车。这座大桥将江南的叶家、汪家地区,同老城区连成一片,方便了两岸居民往来,拉近了当年老城区市民往来火车站的距离。大桥设计集交通和观赏于一体,桥身两侧各三个橙红色的钢管跨拱,远观如长虹卧波,“车行虹桥上,船游清波里”,市民们昵称之为“彩虹桥”。它与白沙大桥一起,成为新安江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之前,新安江大桥上下游各有一个渡口。下游不到两百米处,是上世纪60年代初,为方便市民乘坐火车而开通的沧滩轮渡。70年代至90年代,我在县城工作,回家探望老母亲,都取道轮渡,到对岸火车站乘坐5点17分的火车。每次回家,必须在凌晨4时出发,到沧滩过轮渡。记得有一次睡过了头,出门稍迟了一些,候轮渡又耽搁了一会儿。到达车站时,售票处已关门,乘客已登车。车站工作人员让我先上车再补票。我疾步快走,登上火车,还没有落座,汽笛长鸣一声,火车缓缓开动。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才坐了下来。凌晨赶火车的窘迫情景,至今留在我的记忆里。随着大桥的建成,运行了三十多年的沧滩轮渡也在1994年下半年划上了句号。
新安江大桥上游约两百米处,古罗桐埠渡口就在那里。此处,旧时是衢州到严州、杭州的重要通道。我初到白沙镇时,路过那里,巨大的古樟和有几分气派的徽派民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罗桐埠的对面,在寿昌江和新安江交汇处,有一块突出江面的高地,叫庙嘴头。我在撰写《建德茶文化》一书时,了解到那里曾有一条小街,街上开有茶店、客栈、饮食店,可见当年客商往来,颇有几分热闹。
如今,在流经老城区不到10公里的新安江上,建起了五座跨江大桥,将老城区和新开发区、江北和江南连成一体,建德城市建设、跨江发展和城乡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果再把视野放宽,从新安江水电站,到梅城三江口,大约40公里的新安江上,昔日十处渡口附近,有九座大桥跨江而过。第十座大桥——临金高速新安江特大桥正在建设中。这是什么样的变化?是沧桑巨变,是天翻地覆,用什么词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新安江上渡和桥的变迁,是建德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是共和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朵小浪花。作为一辈子生活在建德的“八O”后,我有幸见证、经历了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实现了这样历史性的跨越;是人民群众的拼搏奋斗,才创造了这样的人间奇迹。感恩共产党,致敬劳动者,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我在心中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