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选登 建德新闻网
0571-64718371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热点专题 > 壮丽70年 > 征文作品选登

微信扫一扫分享

我在李村小学的那几年
2019-09-20 11:03

□ 陈庆华

六十年前,我从建德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唐村公社李村小学任教。

李村是建德南边的一个大村,坐落在玉华山麓,与兰溪县(市)交界。一条青石板铺就的窄窄街道,贯穿村子南北。街道最南端,坐落着李氏宗祠,当年的李村小学就设在这里。

学校共设四个班,一二年级复式班在楼下,三四、五六两个复式班在楼上。教室面积都不大,全靠天井或狭小的窗户采光。室内还立着几根柱子,遮挡视线。办公室和教师宿舍也都在祠堂里。我在这里度过了整整五年。期间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

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学生缺课严重,流生现象普遍。县文教局要求各地千方百计做好留扩生工作,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刚到学校那学期,学校安排我担任二年级班主任,兼教五六年级复式算术。全班37名学生,可是,每天都有三五人缺课,多的时候有七八人,这令我十分心焦。老教师对我说,对缺课的学生要及时访问,一刻也不能放松。若缺课多了,功课跟不上,丧失了学习信心,再动员就难了。开学那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往缺课的学生家里跑。这个学生回来了,那个又走了。渐渐地,我发现,他们都回去帮助家里砍柴、割草、采猪草了。

我就和家长、学生约定,如果实在家里有困难,那就上午来学校上课,下午可以回去干活。一年下来,我班居然没有出现一例流生。

那时,除了学校教学工作,还要担任社会扫盲工作,动员青少年中的文盲、半文盲入学。扫盲大多是利用晚上时间,用的是汽灯。入夜,祠堂里汽灯高挂,那些十几、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大姑娘,陆续来到学校,先在办公室里围着老师聊天。铃声一响,大家走进课堂。很快,教室里就传来了一阵阵读字词的声音。

1962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学校开始放寒假了,突然,公社来了通知,要全体教师上解放水库工地给农民工扫盲。当日下午,我们即奔赴水库工地,住进了毛竹搭建的工棚。在之后的日子里,白天,我们举着识字牌,在民工挑土方来回必经之地,趁着民工领筹码的间隙,指着识字牌上的字词,领他们跟读三遍;入夜,我们分头到各个工棚,在昏黄的烛光中,领民工复读白天教过的字词。也许白天干活太累了,读着读着,有的哈欠连连,有的甚至响起了鼾声……腊月二十八,我们向公社领导汇报工作,说扫盲已经达到预定的目标,是不是可以回家了。不知是哪位有心的领导,派人到各工棚抽查,结果可想而知。直到年三十的上午,公社才同意我们离开工地。吃了中饭,我匆匆踏上了回家过年的路。走到村头,已是家家烟囱冒烟,户户窗口飘香,鞭炮声已经响起,整个村子已经沉浸在浓浓的过年氛围中了。

1963年,三年困难结束,国民经济整体好转,李村一带粮食也获得丰收,农民生活改善。解放水库即将建成,老百姓满怀希望。李村小学自编自演了一出戏——《李村大变样》,剧本的内容,排练的情景,许多已经淡忘,但老师们排戏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1964年下半年,我调离李村小学。

李村小学是我工作生涯的起点。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段经历仍然清晰地保存在我的记忆深处,珍藏在我的心中的。如今回想起来,最让人感慨的是:我们的祖国真的是越来越伟大了。

责任编辑: 许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