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国云
2011年初,我把个人的近万册藏书搬到大同乡下,创办起纯公益性的大同书院,免费为当地读者,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文化服务。
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我每周至少要去一趟大同,风雨无阻,期间来回奔波了不下八万公里路,坚持到书院组织读书活动,共接待读者3万人次。
8年来,我在书院组织古诗词朗诵会130期、“国学讲堂”传统文化系列讲座82课时、“读书论谈会暨作文点评会”活动189期,点评学生作文3000多篇,其中有136篇作文经过我的辅导和推荐,得以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另外,我还设置了书院“流动课堂”,每年暑假,我深入到农村文化礼堂,给乡村的孩子们讲优秀传统文化。
创办大同书院以来,书院和我个人获得过不少荣誉称号,书院门前的道路被命名为“书院路”,也就是说,书院已经成为大同的地标了。然而,我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成长和家长的认可。我没有当过老师,但每年的教师节,我都能收到许多学生发来的节日问候。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2013年9月9日晚上,大同一小的蒋一晗同学给我发来这样一条短信:“汪老师,明天就是教师节。虽然您没有正式教过我,但在我心中,您是一位可敬的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每当看到这样的信息,我深感欣慰,觉得自己创办公益书院的所有付出都值得了。
古城山村有位老人叫吴荣生,他的孙女吴哲萍,因父母常年在外,平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她来书院参加读书活动后,我有意识地多找她交谈,还帮助她与城里的同龄孩子结对,开展“互学建友谊,牵手共成长”活动,吴哲萍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作文进步也很快,当年就有两篇作文在报纸上发表。为此,年近八十的吴荣生老人很高兴,有一天,老人家来到书院,手中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花生,他说:“汪老师,这是我自己种的,今年虫子比较多,产量不高,这点花生送给你尝尝。”我一看,有5斤左右,到市场上去买,花不了多少钱,但是,老人家那一份心意却是沉甸甸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我创办公益书院,初衷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引导他们阅读经典,促进孩子们良好品德的养成。8年多来,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张浙杭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1年3月27日,当时在李家中心小学读六年级的张浙杭来书院借书——他是大同书院的第一位读者,也是第一个通过我的辅导,在报纸上发表作文的学生。他每个周末坐中巴车从李家来大同,在书院看书听课,养成了认真阅读的习惯和良好的品德。他对前来书院采访的浙江电视台记者这样说:“我到大同书院看书、听课,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作文水平,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他现在已是浙江商学院的大三学生。自从他考上大学后,每个寒、暑假,都会来大同书院当义工,协助我做好教学工作。他说他是来感恩书院、感恩我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将来也会感恩社会、感恩大众。
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部队,工作在机关,现在已经退休,我要感恩党、感恩祖国,因为有了党和祖国对我的培养教育,才有了我的今天,我之所以要创办公益性书院,就是想以这种方式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因此,我对创办书院,以及通过书院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充满着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