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可能是骗子!”“不可能是骗子,我们都保持联系两年了。”4月1日,在交通银行某网点内,张女士(化名)要取钱,工作人员不让她取,双方僵持不下。担心张女士被骗,银行工作人员报了警。
张女士要取4万元现金,却被工作人员阻拦,这让她很生气。原来在一个月前,她同样在交通银行碰了壁,当时她要取10万元现金,被工作人员劝阻了,后来她到别的银行取了钱。张女士退休多年,她认为领取退休金是自己的自由,银行是在多管闲事。而对于短期提取较大数额的现金,银行工作人员多留了一个心眼,让民警帮忙了解情况。
一开始,张女士不愿意告诉出警民警,她要取的钱是何用途,后来才说是为了支付因为报销医药费所产生的个人所得税。她还说,这报销名额来之不易,是通过关系从国务院争取来的,在浙江省名额只有个位数。原来,张女士近两年来一直通过电话购买保健品,已经买了20多万元的保健品。电话那头时不时的嘘寒问暖让她觉得十分贴心。今年年初,对方告诉她只要保健品购买到一定的金额,就能享受低于五折的医药费报销,100万元的保健品只要三四十万就能搞定。这让张女士很心动。
可是张女士买的数额还够不上报销的门槛,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报销名额,2月25日,她取了近11万元交给对方。随后对方又告诉她,政策有调整,还需要交4万多元,3月14日,张女士又如数地支付了这笔钱。金额凑够了,报销门槛是达到了,可张女士还需要缴纳一笔39000元的个人所得税。于是,她来到了交通银行取钱,却被工作人员制止了。
不管民警、银行工作人员怎么解释,张女士都不认为自己被骗了,她觉得这事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民警让她拨通经常联系她的那两个电话,结果都是空号,张女士这才有些怀疑。因为子女都在外地,家人都不知道张女士花了这么多钱买保健品。民警提醒,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市民应当多了解防骗知识,涉及转账、汇钱的要多留心眼,涉及大额支出应该与家人商量。目前,该案件正在办理中。(记者 纪婕妤 通讯员 游跃萍 戴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