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制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社会·法制

微信扫一扫分享

“指南针”为流浪者找寻回家之路
2016-04-12 09:14

 

他们蓬头垢面、衣不蔽体、流浪异乡,他们常常沿街乞讨、食不果腹。他们不知道自己从哪来,也不知道要到哪去。他们想回家,可不知道家在何方。2015年6月,市民政局救助站启动了“指南针——无名氏返乡救助”专项行动,为精神、智力异常的流浪者找寻回家的路——

最漫长的等待

2015年8月29日,与丈夫、女儿不知分别了多少个年头的李清香终于见到了两位亲人。三人一见面便抱头痛哭,多年的思念与担忧都化作无声的泪水。市四医院的医护人员看到这样的场景也忍不住落泪,他们一度以为,李清香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家人了,因为,她已经孤苦伶仃地在医院里度过了整整8个年头。

“我叫李秋香,是安徽人。”这是严重精神发育迟滞的李清香给出的最确定的信息。在没找到她家人前,大家一直以为她就叫“李秋香”,家住安徽“吴根县”“李个埠”,丈夫叫吴世刚,孩子名文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有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市民政局救助站历时一个多月,在安徽省芜湖、无为、五河等以“吴(谐音)”字开头的县、市及15个疑似乡镇、62个“李”字开头的行政村查找,均找不到“李秋香”这个人。

李清香思念成疾,多次转院到市三医院治疗,身体也每况愈下,市民政局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都想早日帮她找到家人。工作人员拿着和她交谈时的录音跑到我市多个建筑工地,请来自安徽的务工人员帮忙听。不少安徽籍民工听了之后都说,她的话里带一些安徽腔,但听口音不是安徽人,应该在安徽生活过一段时间。这样的答案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哭笑不得,李清香一直咬定自己是安徽人,然而眼下的线索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就在大家都觉得希望渺茫的时候,一次偶然的对话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又看到了希望。一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去探望李清香,护工大姐正在和她开玩笑。大姐问李清香:“你们那里亲嘴怎么说啊。”李清香害羞地说:“织布。”工作人员觉得这好像是湖南方言,立即和一位湖南朋友进行了确认。通过联系湖南永州、郴州、湘西、邵阳等地的救助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织布”在湖南邵阳当地表示亲嘴,且为当地特有方言。而李清香所说的“吴根县”,正是邵阳市的武冈县。在武冈县救助站和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下,市民政局救助站联系上了湾头桥镇六家村的村书记,通过照片辨认,村书记确认了“李秋香”就是该村13年前走失的李清香。

原来,13年前李清香被拐卖到了安徽,在安徽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她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湖南口音,甚至忘记了自己是湖南人。但当相隔了13年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她身边的时候,她一眼就认出来了。

最委屈的巧合

2011年1月被救助的于利华患有精神分裂症,她说自己是安徽省临泉县老集镇于小寨村人,女儿叫静静,哥哥叫于朝东。当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问起她的丈夫时,于利华说已经死了。根据这些信息,工作人员联系上了当地乡镇的民政部门。巧的是,这位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恰好认识“于利华”。该工作人员说,于利华的哥哥叫于朝东,有个女儿叫静静,前夫前几年去世了。这些信息都和于利华所说的相符。

正当大家为找到于利华的家人感到高兴时,却被当头泼了盆冷水。当地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我前几天还在街上看到她,什么被拐了,你这个骗子。”不管救助站工作人员怎么解释,对方就是不相信他说的话。

市民政局救助站为流浪汉找寻家人通常都是通过电话联系,对方有的一时间不敢相信走失多年的亲人突然找到了,有的无法核实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身份,所以,被误会、被骂、被挂电话都是常有的事。但是完全匹配的信息,人却没有走失,救助站救助的这个于利华究竟是谁呢?

通过反复沟通,于利华又说出两个关键的人名:于国学和于家学。通过临泉县老集镇于小寨村黄土园自然村一位负责人的帮助,市民政局救助站联系上了于利华的发小于家学,事情这才水落石出。原来,这个村子里有两个于利华,而她们的哥哥又都叫于朝东。市民政局救助站救助的于利华小时候搬家了,因此村里人只记得一个于利华。丈夫去世,女儿叫静静更是巧合中的巧合。原本是于利华怨恨丈夫,随口说他去世了,谁知另一个于利华的前任丈夫真的去世了。这样的巧合虽然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受了些委屈,但是能帮于利华找到家人,大家还是觉得值!

最意外的救助

“算了吧,他3年都没讲过话,问什么他都不会说的。”面对市民政局救助站一次次来医院和“梁家富”沟通,市四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无奈了。自称是梁家富的救助者,自从到市四医院接受治疗起,3年里只说过寥寥数语。“梁家富”每天按时吃饭,接受治疗,有时候还会看看报纸。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觉得会看报纸一定是接受过教育的,不可能不知道家在哪里。为了套取有效信息,一天,工作人员在“梁家富”午睡时把他叫醒,将他逼到墙角,大声地问他叫什么名字。“梁……家……富……”“到底叫什么?”“丁家付。”“哪里人?”“白家湾村人。”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根据谐音,在网上搜索“白家湾村”,发现许多省份都有白家湾村,其中第一条是“四川省宜宾县龙池乡白家湾村”。于是,救助站的工作人员联系上了当地派出所,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又联系上了当地的村书记。结果书记告诉他,村里是有一个叫丁家付的走失多年。经过照片比对后,确定就是同一个人。救助行动进展地如此顺利让大家激动不已,这也是“指南针”行动开展以来最顺利又最意外的一次救助。

每当确认了流浪者的身份,每当见到阔别已久的亲人含泪相拥,每当看到流浪多年的异乡人踏上归途,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都感到无比的激动和欣慰,觉得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在他们的帮助下,已有22位流浪者回到自己的家乡,目前又有一位流浪者找到了家人,正在联系当中。然而,市四医院还有17位流浪者,他们的家乡不知在何方。

延伸阅读:“指南针”专项行动是一个救助行动,主要对象为流落街头、精神异常,无法核实个人真实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在发现救助对象后,市民政局救助站会会同公安部门将他们送往市四医院接受治疗,通过后续与救助对象的沟通交流,将收集到的信息第一时间展开甄别、排查,并依托派出所的公安常住人口信息网络核查平台,联系到救助对象户籍所在的县、街道(乡镇)的公安部门和民政部门,再联系救助对象所在的村(社区),进一步对救助对象的身份信息进行明确核实,最终找到救助对象的家人,并护送其回家。

(记者 纪婕妤)

责任编辑: 翁校龙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