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团市委走访慰问了两名刚刚考上大学的寒门学子,因为贫困他们承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因为贫困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当天上午,记者跟随团市委相继来到麻车村上新屋祝小杭和下涯镇乌驹市村黄宏的家里了解情况,团市委也希望社会上有爱心人士能向他们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实现他们各自的大学梦。
没有父母,他仍然坚强乐观
祝小杭毕业于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高考分数604分(理科),考上了一本重点大学,现已被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专业录取,可是因为贫困他无法完成学业。在祝小杭8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成为孤儿的他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黄山岗800米的高山上。说到小杭,奶奶哽咽地说,“我想到小杭从小没有父母就心疼难受,他爸爸坟上我也不敢去,看着太难受了”。奶奶说小杭曾经给爷爷奶奶写过一封家长信,信中说道,“开家长会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有爸爸妈妈,我只能坐在位子上低头想我的爸爸妈妈”,看到这里,奶奶就哭了,而后面的内容也不敢再看下去。
上中学后,因为回黄山岗不方便,小杭便离开了爷爷奶奶,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平时住校,周末便寄住在姑姑家里。直到后来山上的房子倒了,爷爷奶奶才租住到了麻车村。面对记者的提问,祝小杭显得十分乐观,说到爸爸妈妈,他总是说,“羡慕其他同学是肯定的,但是这种东西,习惯了就好了”。一路走来,祝小杭接受了许多帮助,初中时他接受了杭州市农业局的资助,高中时也好在有学校“新安学子”项目的资助。奶奶时常交待孙子说,“孙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以后你就是个孤儿,你一定要努力学习,以后要报答社会,回报帮助自己的好心人”。
半百父亲绞尽脑汁筹学费
黄宏毕业于寿昌中学,高考分数540分(理科),目前填报了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等二本大学,正在等待录取结果。黄宏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十分腼腆的男孩子,说话时总是淡淡地笑着,尽管生活中有太多的心酸和苦累。黄宏父亲在家务农,靠在村里周边打零工为生,这也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每天吃药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哥哥则刚大专毕业,目前从事于建筑工作,收入也仅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想到升学的费用,黄宏显得十分无措和苦恼。
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给孩子筹学费,黄宏父亲虽然已经54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但仍然没日没夜地打工,做些体力活。虽然一个月只有十来天,十分不稳定,但也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每当有人找黄宏父亲做小工时,不论是什么重活累活,他都会接下来。而家里的一亩两分地也都要种些西瓜草莓等作物来维持家用,黄宏常常也要顶着太阳走上1个多小时的路把西瓜用三轮车拖去卖掉。每次想到父亲年纪这么大了还要打那么多份工,黄宏心里就觉得十分心疼。
当谈起高中生活时,黄宏低头沉默着告诉记者,“高中吃饭时都不敢买肉,只买蔬菜,买了好菜,生活费就会不够,然后要骗家里说买书了生活费不够,觉得十分对不起家里,所以要十分节约,生活费才会够用”。黄宏最后告诉记者说:“希望能够在大学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赚钱供父母养老,能让父母安享晚年。”
这些考上大学的准大学生都因贫困而缴不起学费,可是贫困不该成为一个学生想要读书的绊脚石,也不该挡住他们通往大学的校门。
(见习记者 赖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