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在新安江开店的傅某某发现自己刚买不久的iPhone5手机不见了。此前,傅某某和几个朋友一起在新安江某饭店吃饭,之后就打车回家了。这就说明她的手机,不是丢在饭店就是出租车上。发现手机不见后,傅某某连忙借用朋友的手机拨打自己的电话,但是手机已处于关机状态,显然手机已经被“好心人”收入囊中。傅某某心想,自己手机有密码锁定,这个“好心人”想用自己的手机必定会去手机店解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傅某某将这一情况告知了在新安江经营手机维修店的朋友陈某。
无巧不成书,21日早上,在新安江开烧烤店的闵某某来到陈某手机店内,拿出一只iPhone5要求解锁。闵某称手机是自己在广场上跟一个小鬼花了600元钱买的,因不知道密码,所以要解锁。陈某自己看了手机之后,觉得手机的外形以及特征跟傅某某丢失的手机极像,于是叫来了傅某某。傅某某到场所,确认该手机就是自己几天前丢失的iPhone5。此时正好碰上了前来取手机的闵某某。闵某某坚持称手机是自己善意取得的,眼看着自己花了600元钱买回来的手机竟是别人的失物,闵某某显然有些不甘,为了使此事能顺利解决,店主陈某报了警。
民警赶到现场,傅某某不仅可以用密码解开闵某某前来解锁的手机,还提供了发票以及电子串号。明显手机确实属于傅某某。事情的关键就变成了闵某某到底是如何得到这只手机的。经过简单询问,闵某某依旧坚持自己的说法。从别人处买来的手机却不知道密码,叫闵某某去找卖手机的人,闵某某又各种推辞,种种疑点让民警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交谈中,当民警讲到“偷”“收赃”这些敏感的字眼,闵某某情绪异常激动,还威胁民警说:“如果我是小偷,你们就把我抓走,有证据你们就抓我好了。”民警并未继续刺激闵某某,而是耐心地对闵某某宣传法律知识。最终,闵某某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几天前,闵某某与傅某某在同一家饭店吃饭,闵某某上厕所时,看到了厕所里遗落的手机,一时起了贪念,就顺手把手机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事情的成功解决,正是出警民警耐心、细心的工作起了作用。最终傅某某的手机失而复得,闵某某也确确实实做了一回“好心人”。(通讯员 王伟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