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制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社会·法制

微信扫一扫分享

杨村桥派出所破获连环纵火案
2013-01-14 18:37

 

 

11月15日凌晨,当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中的时候,停在杨村桥一条小路边的货车,竟莫名起了火。火借风势,没多久就窜起2米多高,所幸杨村桥派出所巡逻队员路过这里,赶紧寻找水源灭了火,但此时,车和车上的货物已被全部烧毁。

然而,刚扑灭了货车上的火,杨村桥派出所又接到报警,小镇居民自家房子门前也起了火,而且被烧的不止一户。一个晚上,小镇五处不同的地点起火,这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

警方排除了自燃的可能性,那么,不是自燃,难道是人为?如果是人为,那么,放火的理由又是什么?难道是受害者与人结怨,有人故意报复?一时间,小镇的居民对于起火这件事,议论纷纷。面对压力,警方一边加大巡防力量,一边为了尽快破案,将压力化作动力,通过各方调查走访,寻找破案线索。然而,就在当天晚上,同样的事情又再次发生了。

截至12月15号晚上,共有八处地方起火。这火烧得实在蹊跷,不是自燃,也排除了与人结怨,伺机报复的可能性,那么,如果说是人为,这个人又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放火,警方连夜在各个起火点及周边进行了走访排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警方获得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线索,打开了案件侦破的突破口。

有群众当晚在着火点附近看见一个年轻人,鬼鬼祟祟,发现有人注意他后还故意蹲下系鞋带。这个蹲下故意系鞋带的年轻人,究竟与这起放火案有什么联系?警方在获得这条重要线索的同时,也调出了当晚的监控视频。尽管画面并不是十分清楚,但能看清,这个人影,从货车边上经过,而且,行走的速度并不快。

这个人究竟是犯罪嫌疑人?还是恰巧经过的路人?如果是路人,那么,在那个时间点,他很有可能会见过犯罪嫌疑人。警方认为,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个人会是案件侦破的关键。然而,影像资料如此模糊,根本看不清人物的样貌,而当时在案发现场,目击者也没有看清那个年轻人的长相,只记得他额前是一撮黄头发,凭着这样一个线索,又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这个人呢?正当案件再度陷入僵局的时候,杨村桥派出所的民警老许突然想起,妻子曾跟他讲过这么一件事。

老许的妻子在当地医院上班的,案发头一天凌晨,有小偷进去过他们医院,奇怪的是这个贼骨头把病人的衣裤都拿出去挂在树上,吓得他们医院的小护士都不敢上班了,查看录像发现也是一个黄头发。

两件事情,发生在同一天晚上,是否有什么关联呢?警方立刻调取了建德市杨村桥中医骨伤科医院当晚的这段监控视频,进行查看。监控画面中,我们看到,在10点44分,有一个身穿连帽衫的青年走进了骨伤科医院,而在10点50分,他又出现在了医院花园的走廊上,同时可以看到,有一名女护士从他身边跑过,到11点06分,这名青年再次来到了花园走廊,而这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手中拿着一样东西。当时通过视频监控发现这个人脚有点受伤走起来有点一瘸一拐的样子。当时民警对案件进行梳理,发现这个人可能有作案嫌疑。

医院的画面清楚地记录下此人的体貌特征,警方发现,这个人他们并不陌生,他姓徐,17岁,目前在小镇上一家理发店做学徒,在这两年中,他们与这个人,已有过不止一次的接触。在确定了徐某有作案嫌疑的同时,警方还发现,就在16日上午,徐某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理发店,而是回了建德梅城老家。于是,警方马不停蹄赶往梅城,下午3点多,在徐某的家中,找到了他。

民警从天而降,徐某显然也没预料到,警方会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但他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发火!面对徐某的抵触情绪,警方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最终突破了徐某的心理防线,他承认了自己四处放火的行为。正如警方之前判断的一样,徐某跟每一位受害人都互不相识,根本不存在报复这一说法,那么,他放火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徐某说:“当天晚上回家路上有辆破车,我以为是没用的,于是就把它给烧了,当时发现火烧起来觉得很好看、很过瘾,于是四处找了很多可以烧的东西点着,我不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

玩火自焚,徐某把火都烧到自己身上了,他还浑然不觉,认为自己犯的并不是什么大错,却不知,此时的他,是错上加错。徐某正值17岁,这让我想起人们将17岁比作雨季,因为在迈向成年的这最后一年,有太多的迷茫,太多的叛逆,太多的自负,就像一群在雨中的孩子,疯狂地奔跑,只为寻求刺激,徐某就是其中的一个。然而在奔跑中他却忘记了,此时的他应该做的是去学习准备如何走好人生的路。父亲对徐某的溺爱,更是让他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个人感受,而失去了判断对错的能力。其实,17岁更该是个充满理想的年岁,我希望,徐某在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此承担责任的同时,也能为自己今后的路找到正确的方向。

(通讯员 余炫)

责任编辑: 郭锡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