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制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社会·法制

微信扫一扫分享

审查突破惯偷
2012-11-20 16:25

审讯工作,历来是案件侦破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与犯罪嫌疑人周旋,击溃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从而让犯罪嫌疑人如实交代犯罪事实,这是智斗。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起智斗的故事。

2012年9月20日,梅城派出所民警按照要求在辖区主要路段巡逻,当巡逻至梅花南路19号时发现有一中年男子在小区单元楼内转悠,行迹十分可疑。为了不打草惊蛇,派出所立即安排便衣民警进行跟踪,然而,在跟踪过程中,这名男子似乎有所警觉,匆忙上了一辆黄鱼车欲离开梅城。民警果断亮明身份,对该男子进行盘查。该人自称朱顺贵,安徽宁国市青龙乡双龙村人,1972年8月19日出生,但经过查询并未发现身份相符之人,且对其随身物品检查时发现其身上有一整套疑似技术开锁工具,一副纱织手套、一部无卡手机。

至此,民警认为这名男子有盗窃嫌疑,便将其带至派出所继续盘问。侦查员对其人身及财物逐一进行查询时发现了诸多疑点。

民警在对其进行身份信息采集时发现该人指纹与长兴等地公安机关采集的名叫“程国炳”、“程炳新”的可疑人员指纹一致,那么朱顺贵会不会就是“程国炳”或者“程炳新”呢?于是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所谓“朱顺贵”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

于是,侦查员立即联系安徽省宁国市青龙乡及其周边户籍地公安机关,对方单位也予以了积极的配合调查,发现这名男子并不是“朱顺贵”,且青龙乡也没有双龙村,那么他究竟是谁?带着这个疑问侦查员又对“程国炳”、“程炳新”进行网上查询,结果一无所获。

这个结果的出现,让民警更加确定,这个男子必有问题。否则,为什么要可以隐瞒身份?

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民警利用搜痕仪器对这名男子所穿的鞋子鞋印进行采集,发现这名男子所穿的凉鞋鞋印与近期城南、杨村桥辖区所发的两起技术开锁盗窃案件中提取的鞋印几乎一致。

但该男子除了死咬自己名叫“朱顺贵”以外,对于其他问题一概不回答,而且梅城派出所辖区近期并无类似盗窃案件发生,核查工作一时陷入僵局。根据现有掌握的这些证据,建德市公安局先对这名自称“朱顺贵”的男子采取拘留强制措施,继续查询有关信息证据,同时,考虑到这名自称“朱顺贵”的男子在被关押后态度也许会有所转变。但在民警到看守所对其继续审查时,该“朱顺贵”仍然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德行,对民警的提问一直沉默。

2012年9月29日,建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法制部门及相关兄弟单位抽调人员指导配合审查,侦查员再次对犯罪嫌疑人朱顺贵进行突击审查。

经过两天两夜的工作,犯罪嫌疑人朱顺贵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不仅交代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叫程国炳,还交代了在本市新安江街道、更楼街道及下涯镇盗窃作案的犯罪事实。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侦查员迅速对程国炳出租房进行搜查,以取得更为直接有力的证据。当走进犯罪嫌疑人的出租房时,小小十几个平方的房间里放满了各式电脑,其中笔记本电脑三台、苹果牌平板电脑二台、黄金、铂金首饰数件、银条、银币数件、成套纪念邮票数本。

除此之外,还有现金6000余元,以及散乱的粮票、银元、一整箱的开锁工具。房间里的影碟机正播放着开锁指导光盘。看来此贼确实不那么简单!

或许大家还会有疑问:说了这么多,“朱顺贵”的身份究竟是谁?其实在审查中,他交代自己真实名字是“程国炳”,至于为什么查不到,是因为“程国炳”从19岁至今因盗窃罪、敲诈勒索罪被多地公安机关抓获,四次判刑,刑期共长达20多年,于2012年4月服刑期满释放。因为第一次服刑导致户口被注销,而程国炳在出狱后并没有去户籍地公安机关补录身份,故一直未能查到其真实身份。

犯罪嫌疑人程国炳是一名有多次犯罪前科的惯偷,自认自己不会被抓现行,企图蒙混过关,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以及法律的制裁,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建德市公安机关的民警会如此的认真,如此的锲而不舍。(通讯员 李茂祥)

责任编辑: 周冰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