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社区,“留守”二个字基本都与青少年工作相对接,而在实际接触中,作为社工,我们却越来越觉得在目前的家庭结构中,“留守”在家的不仅只是儿童,更有独守空房的孤独老人们——他们的子女每天的重心基本围绕着工作和小家庭,年迈的老人于是成了“留守”。老人们常常掐指盘算着儿女们可能回来探望的日子,却又不敢过多联系孩子怕打扰了他们工作,可心里的孤寂感却越来越浓,虽然各社区也将这类老人列入关注对象,经常组织党员和热心邻居开展结对,提供必要照顾,但这解不了老人们心底的那个“结”——对子女的想念。这份想念和牵挂,有时甚至影响了老人的晚年生活。
多愁善感的王阿姨
一场大病,老伴儿“走”了,经过好长一阶段的调整王阿姨才缓过神。身边虽然少了老伴,但让王阿姨欣慰的是,儿子、媳妇和孙子,一直和她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祖孙三代其乐融融。做早餐、上市场、等儿子媳妇下班共进晚餐……,王阿姨每天有规律忙碌着,虽然辛苦但也充实。这样过了一些年,突然有一天,媳妇想建立一个自己的小家庭,于是,选房、装修,一番“折腾”后,小家庭诞生了,年近七旬的王阿姨自然而然成了“留守”,用她自己的话说:“他们搬走后,我的心感觉一下子被掏空了,但又不敢和儿子说”。
儿子时常会回来看看娘,聊着聊着就说起了“自立门户”后的诸多苦衷:媳妇不擅长做家务、每天下班自己要赶着做饭,晚上陪孩子做作业,家里开支变得大了……。从儿子的语气中,王阿姨觉得自立门户后的媳妇享了福,可却苦了自己的宝贝儿子。于是,本就寂寞的她总想着这事不能释怀,慢慢的,她开始变得茶饭不思,加之孩子们搬走后,她的一日三餐变得越来越简单,身体也就慢慢差了,而家长里短的事又不便和别人多说,闷在心里又着实难受,时间久了,她得了焦虑症病倒住了院。
看着气色苍白的老太,我们一边心疼她,一边“数落”她的儿子不懂事:娘年纪大了,体质又不好,本应子女多关心,而你倒好,每次回家看望老母亲,就非得只说自己的苦衷给娘听?作为子女,你就不能带些快乐回来与娘分享?让她宽心?
社区帮她结了新对子,让热心党员和邻居经常上门探望她,陪她外出走走看看风景,引导她多参与社区活动,社工们也经常和她谈天说地分她的心,提醒她的儿子要更多关心长辈,慢慢地,她变得乐观起来。
固执已见的赵大爷
“大半夜的,楼上的邻居居然还在走来走去,书记你过来听听……”,半夜时分,手机上传来居民老赵的短信,唉!这个任凭我们怎么解答也徒劳的赵大爷又“驾到”了。
70来岁的老赵原先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平时倒也关心社区,还时常帮助做些修花养草的事,但因其性格“执着”,女儿女婿拿他实在没法子,无奈之下,只得搬迁新居独自开了灶。临走前,小两口客气和邻居们打了招呼,希望大家多包容老人家。
孩子们搬走了,老人每天散步健身倒也自得其乐了一阵子。但不知何时起,急性子的他时常会来社区反映情况,说也基本只是二件事:“楼上空调漏水”,“半夜总是很吵”。社工们通过走访了解向他解释说明,但任凭大家怎么协调和沟通都无济于事,他觉得问题一直是存在的,以至于脑袋一到晚上就“嗡嗡”作响影响了正常生活;而楼上的邻居一家也觉得苦不堪言:小俩口子白天上班已够辛苦,晚上也要带孩子早歇息,我们干嘛非得半夜还像神仙似的走来走去?再说了,这春、秋天好好的天气,我家为啥半夜还要浪费电源开空调?大家不也现场查看了多次也没发现情况?多次的调解和劝导丝毫解不开老赵的“结”,他觉得社区不太给力,这么点小事也没帮他解决好,还居然建议他上医院去做听力诊断,而楼上的小两口对社区倒理解,甚至想以搬迁为代价把“问题”彻底来解决,面对老邻居,小俩口子除了无语之外,体现更多的还是包容和谦让。
老赵还是那样,火急火燎地出门又健步如飞地回家,邻居们也还是那样包容他。只是,老赵没明白一个道理,其实,他生活在这个楼栋是幸福的,因为在他的身边有一群包容关爱的好邻居。
我想,更多时候,堵在老人心底里的,不是春天里的空调水滴,也并非半夜细碎吵杂的脚步,而是老人们心底里的那份孤寂以及对孩子的想念和牵挂。如果你的父母也正独居一处,那么他也一定会空寂,作为子女的我们,请多抽些时间,去陪陪他们。(通讯员 徐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