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橘子的好季节,许多人都很喜欢吃橘子,不仅吃起来方便,还能补充VC,。但是橘子你吃对了吗?专家说橘子吃多了真的会变成小黄人,这种现象也叫“高胡萝卜素血症”、“柑皮症”,为啥吃了橘子会变黄呢?
具体来讲,橘子里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还可以起到预防皮肤干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但是,若短时间内大量食用过多的橘子,其不能及时转化为维生素A,过量的胡萝卜素就会流入血液进入循环系统,造成色素沉积,从而出现皮肤发黄的症状,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高胡萝卜素血症”,也叫“橘黄症”,一般来讲,这样就造成了胡萝卜素聚积在皮下脂肪组织里来不及代谢,使得皮肤暂时性变黄。
但并不是每个人食用过量的橘子就一定会变成“小黄人”,这与个体内分解胡萝卜素的特定酶有关,这种酶的缺少会导致皮肤变黄。
橘黄症有什么特征?
整个身体里,手掌、脚底因为角质层比较厚,往往是发黄最明显的地方。而鼻唇沟这样汗腺发达的地方也容易发黄,所以会直接让脸也看起来黄黄的。它的表现和黄疸很像,经常被认错,所以也被称为“假性黄疸”。但胡萝卜素血症引起的发黄,不会影响到巩膜(眼白)。
高胡萝卜素血症,要紧不?
得了橘黄症虽然影响了暂时的美观,但也无需过于担心,如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暂时减少或避免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即可恢复。
一天到底能吃多少橘子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轻体力活动、身体健康的一般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是200-350g[6],大概也就是每天1-2个橘子(当然了,小小的砂糖橘可以多吃几个)。
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建议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每天可以吃拳头大小的水果一份,也就是中等大小的橘子大约1个。
同时建议大家把水果作为加餐食用,而不是正餐的一部分。此外,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的胃溃疡等)的朋友,不建议食用有机酸含量较多的柑橘类水果,以免加重病情。
其实,橘子浑身都是宝
橘皮、橘络、橘核、橘肉均是“天然药物”,一个橘子相当于5味药。
1橘皮清新口气
新鲜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具有理气化痰、健脾和胃等功能。将其咀嚼后吐掉残渣,重复数次,对去除口腔异味比较有效。橘皮泡茶,味道清香,还能通气提神。
2陈皮有助消化
陈皮是晒干的橘子皮,而且越陈越好。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功效健脾开胃,主治消化不良。陈皮可以和大米一起熬粥,或者用来炖汤。
3橘络保护血管
橘子里白色网状的丝络,叫“橘络”,因为其中含有一种名为“芦丁”的营养素,所以有苦味。但这种物质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弹性和密度,减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渗透性,防止脑溢血的发生。橘络可以直接吃,也可用来泡水喝。
4橘核缓解痛经
橘核有理气、温胃、止痛的作用,既能驱寒,又能止痛,因此有助女性缓解痛经。建议用橘核沏茶,一般用3~5克;如果疼得厉害,可以用到10克。
5橘肉生津止渴
橘肉含水量高,能生津止渴。现代研究证明,橘子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等营养成分,并且还含有抗氧化、抗癌、抗过敏成分,能减少冠心病、中风及高血压的发病率。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要合理摄取,不能贪吃,对于应季的水果可以平衡搭配食用,就不用担心变“小黄人”啦。(通讯员 冯赟 赵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