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击疫情的深入,前线的好消息多了起来
建德医院在前线的白衣战士们,时间最久的是李萍,至今已是满月;时间最近的也已经奋战半月。
通过她们传回来的文字和图片,我们再一次体会到:危急关头,她们所绽放出的人性光辉;生死时速,她们所诠释的职业使命。
驰援满月的李萍
连线李萍,她说:“我在武汉,在重症医学科(ICU),这里的患者是最严重的,随时有生命危险。在这里,我们的心跳也与患者的心跳共波动……”
一位住院近20天的患者,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和CRRT(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生命支持,现在仍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镇静状态。前几天,在李萍们的呼叫下,他会微弱的睁开眼睛。那一天,拨通了他女儿的电话,电话那端女儿在喊:“爸爸,爸爸加油!”,李萍说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肯定都流泪了,只是被护目镜遮住……
患者苏醒的那天,李萍为他做口腔护理的时候,轻轻地对他说:“我给你洗下嘴巴,让你舒服点”,他轻轻地闭上眼睛,眼角流出了眼泪。随手李萍便用湿巾帮他擦干眼角的泪水,而李萍自己的眼眶也湿润了。
李萍说:“在ICU待了多年,对生死也看淡了很多。可这一次,却觉得生命如此沉重,心如刀割!通过这次疫情,也看到了无数有爱的人,逆行的不只有医护人员,更多的是心怀祖国的人;也希望疫情结束后,大家能好好生活,好好工作,爱自己的身体,爱身边的人……”
驰援19天的建德第二批援鄂女战士
叶颖
来这里的两周多时间,大家已经逐步适应了工作的环境及工作节奏。印象深刻的是每一个班下来,防护服里都是湿漉漉的,摘下防护面罩彼此的脸上都是满满的红色压痕,甚至水泡。
这天班上,叶颖照护的一位患者已经达到出院标准,接班后,她就去病房准备向他介绍出院流程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刚一进门,还未来得及问候,就看到要出院的患者站在床边等自己了,口罩下洋溢着压制不住的喜悦!
叶颖说:“在这里,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语言安慰的重要性,因为信心是战胜疾病的重要力量!”。
“回去要好好休息,加强营养”、“别忘了戴口罩,多喝水,勤洗手”……一句句叮嘱,饱含了大家最诚挚的祝福。
护送至病房的患者通道门口,突然,患者转身向叶颖们一个90°鞠躬说:“感谢你们,感谢浙江!”。大家始料未及,但内心充满感动。
目送他离开后,在病区桌子上,意外的看到留下的一张纸,上面写着一段话:“浙”么有爱,“江”我们守护,送给浙江医疗支援队,愿你们早日回家团聚!
舒胜男
“渐渐地已经习惯了每天穿防护服,每天的消杀工作”舒胜男说。
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有轻度的痴呆症,她对疾病非常的紧张,甚至有时还特别的焦虑。
每当舒胜男去病房发药的时候,这位奶奶总会拉着她,反复的问这药啥时候吃,吃完还能不能吃东西……尽管讲完一遍后,没多久老奶奶还是习惯地打铃,继续问着相同的问题。但舒胜男都会第一时间赶过去。
这些天,老奶奶会习惯地握住舒胜男的手,喊她闺女,特亲切!舒胜男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在这一场防控战役中,我们把专业技能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武汉人民感受到了我们浙江人民的爱。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早日出院,与家人团圆。”!
许筠
许筠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她说相信这会是自己护理生涯中难忘的一次经历和挑战。
病房里有一位老爷爷,每次进病房时,他都会问许筠:“现在外面疫情怎么样了,重症的患者救活的多不多……”,每次她都会安慰老爷爷,告诉他一例例治愈出院的好消息!
有一天,爷爷心情很低落,告诉许筠自己的老伴要插管。那一瞬间,许筠内心也很伤感,但她知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要给予患者信心,于是安慰爷爷:“爷爷你别担心,我们都是国家派来的救援队,是各个省市的坚实力量,重症监护室有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奶奶一定会挺过去的。你要把自己照顾好,你身体好了,才能给奶奶加油。”!
“虽然语言是无力的,但这是我在武汉除了贡献自身医疗护理能力外的另一份力量与爱”,“新冠的病情发展瞬息万变,前一分钟还在和你交流的患者,后一秒可能就呼吸困难,氧饱和度就上不去,就要使用无创呼吸机或者转ICU 继续治疗,这让我们平时工作中对患者的监测和观察尤为重要”许筠体会说。
胡霞
胡霞说支援武汉19天了,在这期间发生了太多的感人事迹,有来自同事的、队友的、还有患者的。
她的组上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奶奶,需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和测量餐后2小时血糖。由于奶奶年纪大,经常会忘记,加上新冠肺炎的治疗,奶奶的治疗项目比较多,所以每次接班后,胡霞都会先去她房间提醒和询问进餐时间。
这本是件很小的事情,可奶奶总是双手合一,一遍遍地说着谢谢、谢谢你,好几次奶奶都满眼泪水……
每次在奶奶病房久了,旁边的两位病友就会提醒胡霞说:小姑娘,你快出去吧,少接触我们,我会提醒她的,打铃你再进来哦”!
胡霞说:“经常的,总有人说医务人员让人感动,其实,患者们的爱,何尝不也更让我们觉得感动呢”!
汪燕萍
“昨天梦到我们回家了,还梦到了家乡的豆腐包,还看到了想念的人……”汪燕萍说,“来武汉已半月有余,面对新环境,生活上、工作上都已基本适应,每个人都投入到了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
记得有位患者对自己说:“你们辛苦了,这么大老远的跑过来,舍小家为大家,真的很感谢你们,谢谢浙江,谢谢杭州!”。听到这话,汪燕萍眼眶都湿润了,她说那会顿时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力量,甚至蔓延到每个细胞,觉得付出很值得。
驰援15天的程莎
“时间过得很快,从最初的忐忑不安,到现在逐渐适应,慢慢调整好心态!”程莎回复说,“这里是战场,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最真实的感受”。
有一位患者,鼻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镇静状态,程莎护理各种管道时,突然看到患者用手语跟自己说“谢谢”,程莎问她难受吗,她摇了摇头。
“在这么多管道的情况下,能克服这种身体上的痛苦,配合治疗,真的是很勇敢!希望她早日康复”,“工作以来,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团队的精神,在这里,白衣战士,不分年龄,都是一样的逆行者。还有浙大二院强大的后勤支援,永远饿不着,穿的也很多;还有建德医院和家乡人民的关怀。我想再苦再累我们都可以扛过去,只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患者早日康复,我们平安回家!”程莎说。
光终会破云而过,春已经扑面而来
相信不久之后,
在家乡,
我们可以欣然脱下口罩,
越过人群,
给你们深情的拥抱。
(通讯员 赵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