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3817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建德频道 > 时政要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杨村桥镇:产业带动绘就“莓好”共富路
2022-08-10 08:52

近年来,杨村桥镇以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镇域草莓产业提质扩面,围绕“片区带全域 融合促发展”草莓产业带动模式,探索共同富裕“莓好”路径,致力打造具备一定示范推广价值的杨村桥镇草莓“产业共富”标志性成果,有效缩小了城乡百姓收入差距。

排排小洋楼,栋栋新民居,杨村桥集镇上的“莓好”农村新居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40年的草莓种植历史,赋予“中国草莓之乡”杨村桥镇的不仅仅是产业的兴旺发达,更是这片土地上家家户户的富足生活。“这几年,通过种植草莓,爸妈在村里造了新房,我也在城里按揭买了房子。”谈起草莓种植带来的变化,杨村桥镇莓农徐铭廷满是自豪。

徐铭廷是一名“90后”,父母都是莓农,为了就近照顾父母,也为了将父母的“毕生心血”接力好,他返乡创立了农业公司,在“草莓师傅”和“农创客”培训班的指导下,草莓种植技术显著提升。徐铭廷通过电商直播、多平台合作拓宽草莓销售渠道,为家乡的“莓好”产业转化成“共富”经济注入了青春活力,他自己更是成为许多年轻“莓二代”的榜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莓创客”行列。

“我租用了村里70亩草莓标准地作为基地,因为标准地种植门槛比较低,设备也很齐全,镇里还有扶持优惠政策,好的草莓大棚每亩有四五万元收益。”徐铭廷告诉记者。徐铭廷口中的草莓标准地,是杨村桥镇先试先行建立的“村企共富”模式,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完成道路、沟渠和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最后返租给莓农及主体进行种植,以此降低门槛,实现莓农“拎包入住”、租金收益村级“消薄增收”、销售运营主体“龙头领富”的多方共赢局面。

有着40年草莓种植历史的绪塘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据绪塘村第一书记陈陶介绍,近年来,绪塘村抓住草莓标准地建设契机,引进了多家草莓种植、分拣、销售企业,既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推进了低收入农户的增收。如今,绪塘村村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了4.5万元,村里年经营性收入也突破了100万元。

草莓产业带动“村+企业+农户”合作共赢的模式,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还带动了采摘游、研学游、乡村游的发展。这一“共富”做法被复制推广,探索应用在白梨、阳光玫瑰葡萄等其他高经济价值作物的种植上。2020年以来,杨村桥镇共完成全镇域草莓标准地建设1380亩,每年可带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提升260余万元,增加莓农种植收益5000万元。

杨村桥镇草莓产业在不断助农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杨村桥镇十里埠黄金海岸和德扬乐活岛等标志性项目的落地,草莓“采摘热”带来的人流量得到了二次“价值转化”,形成产业融合的带动效应,让周边农户再次受益。

十里埠黄金海岸项目以周边草莓休闲采摘为基础,通过水上运动、露营野炊、休闲度假等多元化项目的补充,吸引了更多游客,推动了村级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开发,带动了更多群众致富。而位于岭源村的德扬乐活岛文旅项目与300亩草莓种植采摘示范基地相得益彰,形成一幅“产业融合、片区共富”的美好图景。岭源村莓农李杰说:“自从德扬乐活岛建成开业以后,周末游客越来越多,我们草莓田里的草莓基本上都不够采,我们也不需要到路边摆摊了。”德扬乐活岛项目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靠在德扬乐活岛开接驳车,长宁村村民汪和平每个月就有7000元收入。

杨村桥镇草莓“产业共富”模式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先后吸引了100余户莓乡贤、莓创客、莓二代投身产业发展。通过深入探索种植扩面提质、村企共建共享、产业相融互促等模式,杨村桥镇实现草莓产业本地种植规模翻一番,农民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年均增幅超10%,城乡居民收入比约1.58,位居全市前列。杨村桥镇党委书记苏晓明表示:“下一步,杨村桥镇将继续坚定产业发展信心,通过产业引领带动村级增收、群众致富,将草莓产业打造成为共同富裕的标杆产业,让草莓真正成为共同富裕果。”

【编后语】未来,杨村桥镇将继续围绕“片区带全域 融合促发展”的草莓产业带动模式,真正将“莓好”产业打造成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共富”产业。

(记者 朱艳)

责任编辑: 李俊瑶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