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建德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杭州市委战略部署,认真总结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建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拼搏奋进,为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受中国共产党建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应对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也是建德砥砺奋进、赶超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和杭州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部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克服了产业转型、环境整治、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重压力,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取得了“十四五”发展的良好开局。五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324.23亿元预计增长至415亿元,年均增长6.8%;财政总收入从38.9亿元预计增长至65.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2.7亿元预计增长至38.3亿元,年均增长11%;三次产业比重从9.7:52.7:37.6预计调整为8.7:48.1:43.2。
五年来,我们致力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预计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1%,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新增主板上市企业5家。化工产业成为我市首个百亿产业,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扎实推进,两化融合指数、产业数字化指数均居全省前列,《工业逆势增长的“建德现象”》得到省委袁家军书记批示肯定。现代农业提速创优。预计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创成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试点县(市),入选全省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杨村桥镇成为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建德草莓”“建德苞茶”等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草莓种植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数量为全省区县(市)之最。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9%,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全国直播电商百强县。美好广场、新安雷迪森、开元方外等高等级城市综合体、宾馆酒店建成运营。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成为全省首个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严州古城、航空小镇成功创成国家AAAA级景区,《江清月近人》实景演艺火爆市场、叫好叫座,“建德豆腐包”品牌迅速打响、享誉省市。2021年接待游客超1100万人次,是2016年的4倍,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五年来,我们致力项目招引、有效投入,发展后劲不断提升。项目引建亮点纷呈。累计招引产业项目223个,农夫山泉四期、中策橡胶迁建、东方雨虹、东翼新材料、南方绿色建材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平台建设成效突出。航空小镇先后获评国家首批低空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特色小镇、省级特色小镇、省级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试点等一系列荣誉,通航制造、通航文旅、通航服务实现突破发展。高铁新区累计落地5000万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51个,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从16.2%提升至47%,入选省级功能性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创建名单。要素保障支撑有力。累计争取新增用地指标9687亩,工业用地出让6619亩、占比达63.5%;深入推进空间拓展、征迁清零,累计完成征地3.66万亩、垦造水田1.5万亩;累计向上争取资金115.9亿元;招引顶尖领军人才项目75个、领军人才199人。
五年来,我们致力生态优化、融合互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持续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系列“组合拳”,荣获全球绿色城市、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以及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和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市、全省无违建市等一系列省级以上荣誉和称号,捧获杭州地区首个“大禹银鼎”。城乡面貌迈上新台阶。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府前路旧城改造、主城区慢行系统等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城镇化率由48.4%提升至53%,奋战三年圆满创成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美丽城镇建设,梅城镇、寿昌镇创成“省级样板”并入选全省“千年古城复兴建设试点”。高标准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提升“一廊十线”,入选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获评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五年累计投入70.2亿元,改造提升国省道、四好农村路830公里,杭黄高铁、临金高速建德段、23省道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十里埠港建成投用,金建高铁、衢建高铁等在建项目有序推进,浙西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地位进一步凸显。
五年来,我们致力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内生动力有效激发。重点改革纵深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全国首个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全国守信激励创新等30余项省部级试点建设有序推进,“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做法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省首创“兜底办”服务、首推公民身份信息变更联办等特色做法,政务服务满意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列。数字化改革扎实推进,“基层公权力智慧监督”“干部智管”等场景在全省复制推广,“数智殡”场景获省委袁家军书记批示肯定,“心安护航”“建村钉”“化工大脑”“数智草莓”等场景获省级部门认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双倍增”计划,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14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48家。建成和引进省级通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超细粉末国家工程中心浙江分中心等11家公共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成立院士专家、博士后工作站26家,评定杭州市级高层次人才1743名,入选全国创新百强县和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市),持续深化“信用建德”建设,出台营商环境优化“二十条”。推出“书记市长有约”活动,常态化开展“帮企不漏企、企企见干部”行动,积极落实减税降费、金融扶持等助企纾困政策,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4万户,被授予全省首批“省级信用县”称号。
五年来,我们致力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群众福祉持续增进。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1531元预计上升至59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869元预计上升至33377元,年均分别增长7.4%和8.8%,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预计缩小至1.78。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42万人,全市所有村(涉农社区)实现“5030”全覆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92亿元,高标准办成民生实事350件。教育事业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各类校舍33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100%,“双减”工作扎实推进,创成全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齐心协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累计接种88万余剂次,人群全程免疫覆盖率达91%。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进,建德二院迁建、杭州七院浙西院区一期主体完工。“两馆两中心”精彩亮相,成为展示建德城市形象“新地标”。社会治理取得实效。“平安建德”“法治建德”建设纵深推进,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治安防控、安全生产、公共管理的智能化、集成化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获得平安创建全省第六、杭州第三和“零进京”越级访的优异成绩。
五年来,我们致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强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庆祝活动,理论武装取得明显成效。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断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持续巩固扩大主流舆论影响。队伍组织建设更加优化。围绕新时代“20字”好干部标准,实行“揭榜挂帅”“双月擂台”等比拼机制,累计评选“担当有为好干部”48名、提拔使用优秀干部504名。圆满完成村社组织换届,高质量实现“一肩挑”。大力实施“塔基工程”“三雁工程”,全面开展“标杆50、进位百佳”创建,扎实推进强村建设和软弱涣散村整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深入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项监督”贯通融合,全面完成中央、省委巡视整改任务和十四届市委巡察任务。健全澄清容错机制,打响“澄清门下道澄清”工作品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立案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59件、党纪政务处分334人,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统一战线格局有力拓展。坚持和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着力构建大统战格局,成功举办两届“建德人大会”,深挖乡贤统战资源,基层统战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实现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作为、争作贡献,多党合作事业取得积极成效。
五年来,我们全力支持和保障人大、政协依法依章履职,持续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始终坚持党管武装,双拥、人武、档案、史志、党校、老干部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进步。
各位代表、同志们,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五年的一切辛劳与担当,都值得致敬和褒奖;五年的所有奋斗与努力,都值得传颂和铭记!在此,我代表市委,向所有为建德这片热土倾注心血的奋斗者、建设者、参与者,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问候!
五年的攻坚克难、实干奋进,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必须一以贯之继承发扬: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在团结奋进中勇担使命。五年征程,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浙江、杭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以及2003年、2005年在建德调研时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和杭州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了各类风险挑战,续写了更多辉煌业绩。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全市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唯有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坚决将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建德落地落实落细,才能凝聚起全市上下团结奋进、无往不胜的强大合力。
——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在开创新局中勇当先锋。五年征程,围绕“跨越赶超新崛起”的历史使命,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停步,以更新目标、更高标准、更强动能投入发展实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展现了建德特色、彰显了建德速度、打响了建德品牌。实践证明,越是形势严峻复杂,越要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始终保持发展定力、持续增强发展动能、不断提升发展成效,才能真正创造出对这方水土负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业绩。
——必须坚持实干担当不懈怠,在攻坚克难中勇争一流。五年征程,充满艰辛、历经考验,广大干部始终坚持“干”字当头、“快”字为先,以奔跑姿态比学赶超、以奋进之势攻坚克难。尤其是面对疫情、汛情等极端考验,治水、拆违等专项攻坚,拆迁、安置等难事要事,广大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彰显了建功立德的时代新风。实践证明,无论任务多么艰难繁重,只要我们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定决心,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毅,鼓足“争一流、站排头、走前列”的精神气概,就一定能干出新气象、拼出新天地。
——必须坚持发展为民不松劲,在共建共享中勇作表率。五年征程,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同频共振。我们以干部的“负重前行”,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实践证明,群众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只有倾心倾力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把发展的成果最大程度转化为民生的福祉,才能得到百姓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依然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我们的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层次还不够高、发展质效还不够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协同性还不够强;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优质供给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距离;一些党员干部的眼界思维、本领能力、担当精神仍有待提升,工作推进中责任落实、一抓到底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等等。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建德是浙江文明之源,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建德人求富思变、求强思进,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我们既要回望过去,从“建功立德”的精神传承中汲取拼搏奋进、砥砺前行的力量;也要革故鼎新,在扛起“跨越赶超”的使命担当中激发敢为人先、走在前列的豪情。起跑决定后势,开局关系全局。今后五年,是建德新一届市委班子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继往开来、谱写新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把握机遇、蓄势跃升、锚定航向、加快发展。为此,在本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了“奋进新征程、重塑新优势,为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而努力奋斗”的新目标、新定位、新任务,这既是建德新一轮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市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期盼。
“奋进新征程”,要求我们在大势大局中把准时代脉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我们已迈入“十四五”发展的新阶段,中央提出要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省委提出要围绕“坚决守好‘红色根脉’、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市委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纵观国家大势、省市大局,我们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正承担着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打头阵、当先锋的重大使命,中央、省委和杭州市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为我们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征程指明了前行航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未来五年,我们要奋进新征程,就要自觉把建德的发展放到国家、省市的大势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部署,进一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守好“红色根脉”、践行“八八战略”、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展现建德担当、彰显建德作为、干出建德精彩。
“重塑新优势”,要求我们在蓄势跃升中坚定发展信心。市十四次党代会以来,我们围绕“开放融入、跨越赶超,加快建德新崛起”的工作总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未来五年,我们要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实现争先进位、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加快跨越赶超,就必须全力以赴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在蓄势跃升中重塑优势、坚定信心。我们有便捷通达的交通区位,未来三年即将迎来杭黄、金建、衢建三条高铁交汇的历史机遇,“公铁水航”互联互通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加快形成,浙西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我们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依托久久为功的环境治理、城乡建设,一系列国家、省市荣誉的取得让建德的“宜居底色”“美丽成色”越来越亮;我们有扎实稳固的产业基础,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水产业、通航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域旅游、特色农业的知名度、影响力持续壮大;我们有实干担当的干部队伍,通过防疫防汛、争先创优等一系列大战大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信心士气日益增进。未来五年,我们要重塑新优势,就是要大力推动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发展路径、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的变革,不断重塑在区位、生态、产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方位的“质变”与“蝶变”。
“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要求我们在展望未来中锚定目标方位。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与时代的节奏同频共振,与发展的潮流同向而行,与人民的期盼同声相应,必须进一步锚定方位、找准路径、明确目标。“全力推动共同富裕”,既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坚定回应,也是全市人民殷切期盼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全力推动的共同富裕,就是要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做大蛋糕”“做优家底”,不断“分好蛋糕”“共享成果”,引领全市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全面建设‘宜居建德’”,既是擦亮“金字招牌”,也是锚定奋斗方向。我们要坚持“宜居建德”居于美,以“全域宜居”为本底,全方位提升建德的美丽生态、美丽环境、美丽人文、美丽人居,让“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我们要坚持“宜居建德”居于业,以“全面宜业”为核心,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平台提升、服务优化,让建德大地真正成为发展的热土、创业的宝地;我们要坚持“宜居建德”居于安,以“全民参与”为关键,不断激发新老建德人“吾心安处是吾乡”的价值认同、情感归属,通过全市人民的携手奋进、共建共享,让“宜居建德”的实力更强、产业更兴、环境更美、治理更优、生活更好。
根据这一目标定位,今后五年建德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的奋斗总目标,坚持“生态立市、创新兴市、工业强市、文旅活市”四大战略,深入实施“产业优势重塑、城乡融合提质、美丽建德蝶变、改革创新赋能、文化活力跃升、民生福祉共享”六大工程,在坚决守好“红色根脉”、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贡献建德力量、彰显建德担当。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建德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左右;三次产业比重达9︰45︰46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左右,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至1.735。
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既是我们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具体实践,也是立足建德实际、明晰路径导向、体现执政为民的总体战略。为此,我们要更加坚定人文精神引领,大力弘扬“建功立德”精神、千鹤妇女精神、“三自”水电精神,不断厚植全市人民凝聚力、创造力,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建德标识度的“红色根脉”,让“建功立德”成为51万建德人民的共同意志、行动准则;我们要不断提升绿水青山底色,持续擦亮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城镇建设启航地、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等金字招牌,深入开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六美行动”,高质量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着力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我们要持续激发产业内生动力,紧扣迈入全省“工业大县”目标,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引进,全力打造杭州“新制造业”重要产业基地。坚持绿色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着力构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走深走实全域发展之路,全面打响“17℃建德新安江”旅游品牌;我们要始终把“宜居宜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追求、最终落脚,不断释放“宜居建德”的生产力、幸福值,不断提升“宜居建德”的安全感、满意度,真正让“宜居宜业”成为建德最鲜明的“城市印记”。我们坚信,通过全市上下的接续奋斗、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圆满实现,建德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与关键举措
围绕上述目标思路,今后五年,我们要聚焦重点任务、明晰关键举措,着力抓紧抓实抓好“六大工程”,推动各领域、全方位的突破跃升、优势重塑,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建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大力实施“产业优势重塑工程”,在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发展质效上实现新突破。产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源,是推动共同富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我们要坚定不移促转型、抓招商、推项目、强平台,努力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挺起高质量跨越发展的脊梁。
1.全方位提升三次产业竞争力。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改造提升精细化工、水泥建材、五金电器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水产业、通航制造等新兴产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主抓手,加快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智能化标杆项目、服务平台。完善以“亩产论英雄”为导向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机制,加大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不断提升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坚持“抓大、扶中、活小”并举,高质量推进企业上市“凤凰行动”、龙头企业“鲲鹏计划”,加快打造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形成结构完善、优势互补的企业发展梯队。聚焦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坚持绿色兴农、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集中力量紧盯草莓产业,迭代升级“数智草莓”产业大脑,持续做大规模、做精品质、做优品牌,努力打造农民增收致富的标杆产业。构建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大三江口区域AAAAA级景区创建,提升优化大慈岩—新叶、航空小镇等重点片区,谋划推进岭后片区建设,高标准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极发展医疗康养、会议会展、研学教育等“幸福产业”,不断提升“建德豆腐包”“建德十大碗”等特色美食美誉度,加快培育体验消费、健康消费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2.全方位提升招商引资驱动力。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生命线工程”,切实推动精力向招商集中、资源向招商倾斜、力量向招商整合。创新市场化、专业化、精准化招商模式,深化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中介招商等机制,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坚持产业导向,深挖投资信息、延伸招商触角、拓宽引资渠道,加快引进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项目,积极抢抓集聚效应好、支撑力度大的延链补链强链关键项目,前瞻布局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足的新兴产业项目,在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招才引智上取得更大成效。
3.全方位提升重点项目牵引力。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导向,更好发挥有效投入的关键作用。坚持瞄准高端谋项目,努力争取、建设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以项目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坚持完善机制推项目,狠抓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压实项目业主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服务责任,持续优化“月通报、季观摩、年考评”的项目推进机制;坚持领导带头抓项目,不断健全重大项目领导领衔服务机制,大力破除要素瓶颈制约,引领全市上下在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上比担当、拼干劲、求实效。
4.全方位提升园区平台支撑力。做好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提升“后半篇文章”,完善事权划分科学、结构扁平优化、管理高效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方向、强化特色,实现联动开发、整体建设、错位发展。围绕“省级样板”目标,大力推动通航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形成“坚持通航产业、推进装备制造”的产业发展格局,真正成为建德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聚焦“高新创新”定位,加快高新产业园区转型步伐,持续推进园区扩容、集聚创新资源、延伸产业层次,着力打造转型升级的示范园区。进一步抓实大同、乾潭、李家等乡镇工业功能区改造提升,加大杭州城区产业转移承接力度。全面提升小微园建设管理运营水平,完善产业孵化平台功能,开辟产业梯队培育新空间。
(二)大力实施“城乡融合提质工程”,在增强城市能级、推进一体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建德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要紧扣“提能”“融合”两大关键,推进城乡空间重组、功能重塑、形态重建,着力构建“城市品质化、镇村特色化、设施一体化”新格局,努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1.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坚持“东扩、南拓、西进、中优”城市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城东科创片区要布局落地高能级公共服务配套和重大功能性项目,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人口导入,努力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源”;城南新区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环境、功能、产业再造步伐,全面打造“产站城融合、文景智一体”的宜居宜业新城区;西部城区要以新安江水电站为核心,完善旅游配套、推进产业转型,打造与千岛湖度假区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中心城区要加快城市有机更新、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首位度、活力值。
2.着力打造特色城镇。按照“分层推进、梯次打造”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功能互补、集聚有序、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推动梅城高品质开发新城、高标准保护古城,努力打造更有实力、更富活力、更显魅力的千年古城;推动寿昌高品质市域副城建设,充分激发古镇、航空、温泉、农业等特色资源活力;推动大同美丽城镇与稻香小镇融合发展,不断增强集镇辐射功能;推动乾潭小城市培育持续深化,全力打造新型制造创新地、运动休闲首选地;支持其他乡镇立足自身特色、明晰发展定位,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产业平台打造、公共服务供给,让城镇的实力、活力、魅力竞相迸发。
3.积极建好乡村单元。以城乡融合为重点,大力推进下涯之江、梅城千鹤等未来乡村建设,打造未来邻里、公共服务、乡村文化、乡村善治等场景,建成一批示范性乡村新社区。以产业发展为纽带,高标准建设乾潭安仁区块、十里寿昌江流域、西乡产业园等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联合体。探索打破地域限制的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模式,加快城市产业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精准延伸,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全力打造“让城里人向往、让村民们自豪、让外来者留恋”的魅力新农村。
4.不断完善交通网络。服务保障金建铁路、衢建铁路、临金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大力构建区域低空短途航线,扎实推进十里埠作业区提升工程,形成三条高铁交互汇聚、“空中廊道”持续开辟、“黄金水道”全面复兴的“公铁水航”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增强浙西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全面完成320国道改建工程,启动实施330国道、311省道改建工程,提升建设“四好农村路”,着力构筑干支相连、外联内畅的城乡综合交通网络。深入实施交通治堵系列工程,积极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完成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造,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出行环境。
(三)大力实施“美丽建德蝶变工程”,在擦亮生态底色、加快绿色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绿色生态是建德的最大财富、最亮底色和最优品牌。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守牢生态底色、增添发展绿色、提升转化成色,打造美丽中国“建德样板”。
1.彰显山水本底,擦亮生态“金名片”。深入推进“千万工程”,打好治气、治水、治土、治废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争取杭州地区首个“大禹金鼎”,努力打造“全域幸福河建设省级样板”,创建成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和森林城市、森林城镇创建,从严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约束制度,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建德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环境污染风险预警机制,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数字化转型,确保问题防范得了、发现得早、处置得好。
2.打响美丽品牌,建设全域“大花园”。聚焦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持续深化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打造美丽田园、美丽河湖、彩色森林。充分挖掘城镇、村社、庭院等美化潜力,扮靓更多生态廊道、绿美村庄、农田林网,塑造更多美丽单元、美丽体系,着力打造“春夏繁花似锦、秋冬层林尽染”的全域美丽大花园。聚焦“新安江—富春江”黄金主轴线,以新安江主城区、梅城三江口国际滨水度假区、黄饶半岛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关键支点,优化提升沿江特色生态廊道,全力打造标志性示范带,不断彰显钱塘江流域“最美百里景观”独特魅力。
3.放大绿色优势,拓展转化“新通道”。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串起“绿水青山”、联通“金山银山”,让生态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善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专业思维,深化“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努力打造“来了还想来”的特色景点、“买了还想买”的文创产品、“住了还想住”的网红民宿,不断拉长“美丽产业”的消费链、价值链。制定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加快精细化工、水泥建材等高能耗产业绿色化改造,争创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积极争创光伏整市推进试点,着力招引绿色低碳制造项目,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的产业链、生态圈。
(四)大力实施“改革创新赋能工程”,在增强动能要素、优化营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我们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加速创新迭代升级,为建德新一轮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1.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动重点改革全面走深。更好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持续放大全面深化改革红利,整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坚持“大整合、大场景、大平台、大承接”的改革思路,对准省级跑道、着眼“三个贯通”,全力推动“152”体系与“141”体系高效贯通,加快构建“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的整体智治新格局。全面承接省、杭州市场景建设任务,迭代升级“公权智护”“心安护航”等特色应用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建德经验,努力打造更多“最佳应用”,全力争取全省“改革突破奖”。持续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国资国企、财税金融、要素配置、农村产权等改革,切实以改革增动力、添活力、聚合力。
2.以增强引领力为导向,推动科技创新全面走强。大力支持行业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上海、杭州等地飞地孵化园建设,着力构建宽领域、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实现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参与重大科创平台建设。聚焦“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深入实施领军型人才、团队引进培养计划,加大青年人才储备,打响“遇建未来”人才活动品牌,努力汇聚天下英才来建德筑梦圆梦、成就精彩人生。
3.以国际一流为目标,推动营商环境全面走优。围绕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市),不断集聚要素动能、提振发展信心。全面深化“企服通”场景建设,打通政府企业数据壁垒,实现政府服务“秒审直达”“一网通办”。持续深化“走企不漏企、企企见干部”服务机制,纵深推进“兜底办”改革,专解“疑难杂症”,专接“烫手山芋”,专办“办不成的事”,用干部的担当指数、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满意指数、发展指数。秉持“传递政府最大诚意、体现企业最大诚信”理念,不断深化全国守信激励创新试点成果,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全面打造诚信政府、诚信社会、诚信企业。
(五)大力实施“文化活力跃升工程”,在推进铸魂育人、打造文化高地上实现新突破。建功立德的历史底蕴闪烁着最绚烂的人文光彩,是建德人血脉里最强大的文化自信。要坚持以“德文化”为统领,推动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地域文化品牌,全面展现文化繁荣兴盛的时代新风。
1.打造文明城市标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毅笃定,锲而不舍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跃升,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坚持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严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持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加大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力度,用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感染人、激励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良好风气抓起,把个体的“微文明”汇成城市的“大文明”,让每一位建德市民都自带“文明流量”。
2.擦亮地域文化品牌。遵循“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的原则,深化“德文化”精神凝炼,不断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着力形成全市人民共同的价值认同。推进“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标准建设严州古城、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德段等文化地标,深化“道德银行”“美好账本”等场景建设,让“德文化”渗透生活、沁润人心。推进整合化利用、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精心打造浙江始祖“建德人”文化、严州文化、“三自”水电精神、千鹤妇女精神等“德文化”品牌体系,让“德文化”更富魅力、更具特色。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进一步加强古镇老街、历史村落、名人故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切实守护好“德文化”的历史文脉。
3.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紧扣“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深入实施梅城、寿昌千年古城复兴计划,系统挖掘南宋文化、水浒文化,打造宋韵文化传承展示中心。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影视演艺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不断培育壮大“文化+”新业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大力实施文化名家培育行动,用情用心讲好建德故事,推出更多诸如《江清月近人》的演艺精品、文艺力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体育惠民工程,充分借力杭州“亚运城市行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引进更多具有影响力、参与度的国内外高端赛事,着力打造富有张力、充满生机的现代化活力之城。
(六)大力实施“民生福祉共享工程”,在迈向美好生活、推动共同富裕上实现新突破。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围绕促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统筹推进富民惠民安民各项举措,不断提升宜居建德的“民生温度”“幸福厚度”。
1.回应群众致富渴求,让富民政策更暖心。落实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大力推进“扩中提低”,着力增加群众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富足“大多数”、提升“平均数”、兜底“极少数”,在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上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劳动者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行动,大力培养以“草莓师傅”“豆腐包师傅”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工人。精准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优化构建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行动,持续深化“两进两回”,不断推动消薄增收“1234”建德模式纵深发展。
2.回应群众生活需求,让惠民服务更舒心。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构建完善平战结合、科学有效、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严格落实“双减”要求,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元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等教育取得突破,着力构建优质教育新格局。大力推进“健康建德”建设,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优质供给和服务水平。主动适应老龄化加剧趋势,全面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和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加快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租售并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业平稳有序发展。稳步推进社会救助均等化,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和慈善救助体系,确保共富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3.回应群众安全诉求,让安民举措更贴心。持之以恒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深入推进法治建德建设,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一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做实市域警务工作,严厉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整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建德”。坚持“矛盾化解是最好的稳控”理念,强化社会矛盾源头治理,用好领导包案化解等经验做法,坚决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加强生产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风险研判,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
四、今后五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任务
实现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高质量党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坚持思想引领,淬炼绝对忠诚、对标看齐的政治品格。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决落实“四个必须”“十个坚持”的政治要求,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展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鲜明政治态度,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持续巩固和壮大党的舆论阵地,不断营造清朗正气的网络空间。
(二)坚持实干担当,锻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建德铁军。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要将伟大建党精神镌刻于心、落实于行,让实干担当成为全市党员干部的共同价值追求。始终坚持“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注重在攻坚克难一线培养锻炼、考察识别、选拔使用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让能干事者有机会、想干事者有舞台。牢筑“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紧迫意识、忧患意识,秉持“争一流、站排头、走前列”的干事标准,推动形成“互学、互看、互比,创业、创新、创优”的生动局面。注重在变革中锤炼队伍、提升本领,加快建设变革型组织,全面提高领导干部塑造变革的能力,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在拥抱变革、适应变革中增强全面识别风险、实时监测风险、准确评估风险、科学处置风险的本领,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行家里手,努力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三)坚持固本强基,筑牢组织严密、有力有为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上级和市委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聚焦“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扎实开展“强基行动”,全域推进“共富红盟”建设,持续深化乡村产业链党建、片区大党委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更加有效。扎实做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进一步强化机关国企、城市小区、新就业群体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全域争先、整体跃升”。持续深化“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全面推进村级“三雁”工程,从严从优做好党员发展工作。鼓励和支持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斗争精神、把准斗争方向、提高斗争本领,着力构筑“支部书记有作为、组织覆盖有实效、基层队伍有力量”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坚持正风肃纪,织密严管厚爱、激浊扬清的廉洁防线。党风廉政建设,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发展大局。要全面加强“清廉建德”建设,推进落实“四责协同”,重点抓好“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完善基层公权力智慧监督体系,推动各类监督协同贯通。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持续做好上级巡视、监督反馈问题整改,强化纪审、巡审联动,高水平推进市委巡察和审计全覆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范“四风”隐形变异,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完善用好容错免责、澄清正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澄清门下道澄清”品牌影响。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生态。
(五)坚持同向同行,凝聚携手奋进、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目标越宏伟、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坚定主心骨、画好同心圆。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的能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支持法院、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支持人民团体依章开展工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对外和港澳工作,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归侨侨眷,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履职。强化党管武装和双拥工作,加快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工青妇及老干部等工作取得新进展,不断巩固发展大团结大联合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实现新的奋斗目标,不仅需要全市党员干部的团结一心、拼搏实干,更需要全体建德人民的携手奋进、共同参与。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让更多的人了解建德、融入建德、扎根建德、深爱建德,持续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人人出彩的生动局面,真正把推动共同富裕、建设“宜居建德”镌刻在百姓的心坎里、映照在群众的笑脸上。
各位代表、同志们,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奋进时代征程,更需逐梦远航。未来五年,宏图已绘就,奋发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杭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勇担使命、坚毅前行,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当好新时代答卷人,为全力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宜居建德”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四个必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2.“十个坚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3.“一廊十线”:是建德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提升行动的总体布局及思路。“一廊”指山水农园廊,“十线”指三江诗路线、莲乡古村线、康养莲花线、通儒葛塘线、乡创胥溪线、水润江南线、桔香休闲线、稻香农创线、浙人寻根线、灵栖洞天线。
4.“兜底办”服务:受理群众、企业跑一次无法办理事项,以及需要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的审批服务方面的急事难事等。
5.“基层公权力智慧监督”场景:构建市镇村三级公权力智慧监督体系,采用数据比对、碰撞的模型算法,及时预警,规范公权力运行。
6.“干部智管”场景:通过建立换届全景一屏掌握、重点人选一库搜罗、人事推演一键智选、换届质量五度评价、集中换届与日常应用一体设计,提高集中换届、日常选任中选人用人精准度和人岗相适度。
7.“数智殡”场景:建立死亡人口数据库,向公安、民政、人社、医保、市民卡、公积金等部门推送逝者信息,实现身后事(预约火化安葬、待遇结算发放、个人养老账户清退、涉财涉资查询等)联办。
8.“心安护航”场景:基于原有“鹰眼护航”应用的迭代升级,规范司机驾驶,对客货车从购车安装、办证审批、使用维护、更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9.“建村钉”场景:针对基层治理中村民诉求解决慢、村级事务参与少、信息沟通耗时长等问题,探索建立“互联网+”数字乡村治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10.“化工大脑”场景:打造“1+5+X”模式智慧园区平台,通过数据集成、系统整合、架构重塑,实现化工行业安全、环保、应急、能耗等日常监管全覆盖,有效提升园区风险防控、应急处置能力,驱动园区全方位绿色转型。
11.“两馆两中心”:建德市图书馆、建德市博物馆、建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12.“塔基工程”:通过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推动青年人才回归、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群众组织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党风带乡风,实现村集体消薄增收等中心任务落地落实。
13.“三雁”工程:抓“头雁”(村书记),探索实施村干部备案管理,构建起准入把关、履职管理、保障激励、调整退出管理闭环;引“归雁”(返乡人才、乡贤),出台农村青年人才返乡创业“1+2”文件,成立市级农创客发展联合会;育“雏雁”(村(社)青年人才),注重在优秀农村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镇考村聘”储备农村青年人才。
14.“标杆50、进位百佳”创建:对标乡村振兴“20字”方针和“五个振兴”要求,“标杆50”侧重整体强,补短板、强弱项、高水平上再提升;“进位百佳”侧重单项强,支部基础工作扎实,党建特色做法鲜活。
15.科技企业培育“双倍增”计划:2021年至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家数增加一倍。
16.“5030”全覆盖:2021年完成所有村(涉农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0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30万元全覆盖。
17.“六美行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园(厂)区、美德家园等美丽专项行动。
18.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2021年8月30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进大会,部署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建设国家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示范区,全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19.“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系统的核心架构,“产业大脑”以数据驱动供求关系循环优化,“未来工厂”在产业大脑支撑下重构组织模式。两者通过耦合共生,系统重塑产业生态、竞争规则和治理模式,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鲲鹏计划”: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大企业培育计划。
21.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2021年8月23日,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为目的,实施科技强农行动,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实施机械强农行动,提升农业装备应用水平。
22.“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3.消薄增收“1234”建德模式:“1”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到2025年,90%的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50%以上的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2”是坚持二手齐抓。坚持全面消除经济薄弱村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步推进。“3”是推进“3+N”平台建设。在推进市乡村振兴公司、移民公司和三农公司等三大平台基础上,继续搭建抱团发展平台,通过航空小镇与60个村组建航空产业股份公司,实现集体经济增收。“4”是探索“四多”发展路径。继续探索推进多形式创新经营、多渠道搞活开发、多途径做大资产、多方位规范管理的“四多”路径。
24.“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
25.“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6.“三个贯通”要求:省委袁家军书记在推进数字化改革过程中提出。主要包括:平台贯通,加快推动省市县三级平台迭代升级,建立健全问题数据治理闭环管理机制,深化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应用贯通,打通顶层设计、基层创新的双向贯通路径,打通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全域贯通路径。体制贯通,健全平台、五大系统及其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工作联通机制,将五大综合应用功能进一步下沉,使五大系统所有跑道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和落地。
27.“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把产业、学术界、科研、成果转化、金融、人才、政策、中介、环境、服务等十方面因素融合提升,全力打造金融端、人才端、环境端齐头共进、多链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8.县域医共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重点探索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