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全市首个省级新型能源梯级利用工程实验室浙江工作站在李家镇揭牌。这个由48位博士组成的专职科研团队,以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该实验室技术转化及实验基地,真正将高能耗行业打造成绿色节能产业。市领导何亦星、夏喜生出席揭牌仪式。
记者在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里看到,水塘里放着一块块太阳能板,每块太阳能板都呈21度的最优角度朝正南方向。这是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光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1亿元,去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80%。由太阳能板收集能量,再将能量在储能电站中进行转换,这种“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可以解决企业20%的用电量。
据悉,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光储一体化项目建成之后,每年可为电网平均提供1394.21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3903.79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同时不需要消耗水资源,也没有污水排放。如今,新型能源梯级利用工程实验室浙江工作站的设立,将在新能源利用、储能技术以及能源利用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等进行研究开发,同时将更多科研成果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进行运用。
对于新型能源梯级利用工程实验室浙江工作站的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裴刚教授表示,实验室的建立,为把大学、企业、当地政府有机结合起到一个很好的纽带作用,也与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要求相吻合。希望通过实验室的建设,能将大学里的先进技术,与企业能源创新以及当地的能源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我们国家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未来,该实验室有望形成一个能源综合利用的板块,为能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创造条件。通过能源阶梯利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使能源损耗达到最小、能源利用率实现最高,形成高校、企业、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记者 白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