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一种智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突破藩篱、攻克堡垒,最终赢得胜利,赢得尊严。
“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领导干部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高屋建瓴的指引,语重心长的嘱托,给人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奋进力量,深刻警示我们永不停滞、永不懈怠,始终葆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
斗争意味着艰辛,但离开斗争就难言成功。长征路上,多少红军将士英勇献身,如果没有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怎能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冰山雪岭、穿越沼泽草地,击退上百万敌人的围追堵截?新中国成立之初,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如果没有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怎能不惧牺牲、克敌制胜,打出中国人的威风和志气?改革开放惊涛拍岸,如同新的觉醒、新的革命,如果没有敢闯敢试的斗争精神,怎能涉过险滩、夺下隘口,杀出一条条血路来?实践充分证明,斗争精神蕴藏着无穷伟力,是值得我们赓续传承的一大法宝。
马克思曾言,如果斗争只是在有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斗争精神不是天赋的,需要在大风大浪甚至惊涛骇浪中去历练。承平日久,最可怕的不是风险,而是缺乏斗争意志,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现实中,有的人得了“软骨病”、不愿斗争,宁当“好好先生”“开明绅士”;有的人患上恐惧症、不敢斗争,不接“烫手山芋”、不钻“矛盾窝”;有的人搞一团和气、不言斗争,凡事追求四平八稳、“差不多就行”。古人云:“斗则得,服则失。”不斗争就意味着妥协退让,意味着得过且过。长此以往,只会精神委顿、斗志尽失,每遇风浪则脑发蒙、腿发软、心发慌。
激扬斗争精神,贵在坚定斗争意志,勇于取得斗争胜利。最近一段时间,面对美方主动挑起、肆意升级的中美经贸摩擦,一些人感到格外焦虑和担忧,“恐美崇美”言论再现。类似心态,折射着斗争动力不足。事实上,越是强大的对手,越尊重意志上的强者。“打得一拳开”,才会“免得百拳来”。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频现,亟待我们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以斗争精神坚定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人到半山、船到中流,愈进愈难、愈进愈险,惟有站稳脚跟、奋力拼搏,才能用今天的斗争为明天的梦想铺路。
胜利要靠斗争获得,谁也不会送给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更多人“放使干霄战风雨”,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强筋骨,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我们必将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满怀自信为共和国书写崭新篇章。(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