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王强的时候,正是芒种时节,他正开着插秧机在田里灵活地穿梭……身为80后的他,2009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子承父业,扎根田野种植西红花,当起了“新农人”。十年来,王强奋战在农业第一线,把青春的热情和汗水耕耘进广阔的大地,同时,带着创新理念和技术的他也让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有了更多“新的可能”。
“我是村里同龄人中唯一留在村里干‘农活’的年轻人。”王强告诉记者,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市场营销,毕业后在杭州一家公司工作。2009年,在父亲的鼓励下,带着对泥土的感情,他返乡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成为大家口中的“花二代”。可是起初他并不适应,“农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也没有娱乐。”所以,他将更多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
“花二代”虽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对父亲种植西红花耳濡目染,但当他亲自经营与种植西红花时,却不知从哪里下手。但王强不气馁,和其他新社员一样从零开始。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种植西红花种球的季节,种在土里的球茎,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出现种球腐烂、生长缓慢等问题,这也是多年来困扰种植户的技术难题。王强经过多次生物菌科学实践,最终掌握了防治种球腐烂的有效方法。
2016年,王强被评为助理农艺师后,他始终坚持“攻克难关、服务群众”,第二年被认定为农民高级技师。在他的努力下,这两年来,合作社通过技术推广、请专家培训、引导农户入园区,建起了规模种植基地:建立我市3星级西红花精品园区100亩、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基地150亩、西红花无公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80亩,并在江西建立了一个40亩的精准扶贫西红花基地,被列入江西万年县重点扶贫项目之一。
王强不仅在种植技术方面潜心钻研,还让西红花种植实现效益最大化。他发现西红花采摘花丝时,留下的花瓣都是运到田间当作有机肥,没有什么经济效益。而后他经过研究和多地考察,提出将花瓣烘干卖到足浴店的想法,花瓣回收加工实现了变废为宝,如今一季能为农户增收10万元。而且,经过研究,西红花花瓣中含有与护肤相关的有效成分,他正在与相关化妆品公司合作,西红花面膜或将在不久后上市。
目前,西红花正处于室内培育阶段,走进王强的培育室,一套监控设备十分抢眼。王强告诉记者,去年他投入50万元引入智能设备,打造了智能物联网,可以精准控制室内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最适合西红花培育的数据是王强通过7年的记录、总结分析出来的,去年正式投入使用,有一组数据证明了王强物联网设备的效益:一户农户原本每亩地的花丝产量约为0.7公斤,而去年经过他的培育,每亩地产量提高到0.8公斤。去年,王强还首次提出“西红花大米”的概念,让原本2元一斤的大米卖到5元,销量达5万多斤,带动村民增收。
返乡十年来,王强在西红花产业史上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解决了种球退化、腐烂等问题,实行西藏、三都异地换种;成功在三十六个国家注册自己的商标,在全国也是第一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在他的努力下,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西红花智能培育中心……成绩的背后是王强的辛勤付出。目前,为应对市场变化,王强正在积极与高校等对接,希望通过新的销售模式、打造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增加销售收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记者 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