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航空小镇向天空要发展,坚定不移发展通航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99亿元,引进与通航相关的特色产业占比71.93%,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103亿元,入驻企业达773家,实现税收2.5亿元。通航旅游、通航服务、通航制造等领域全方位拓展,全省最完备的通航服务体系呼之欲出。
坚定通航底色,政企齐心“向天”
通航产业是万亿级的朝阳产业,培育周期长。航空小镇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专注打造通航产业链。数年间,通航总部大楼、通航研发中心、飞行员公寓等拔地而起,全省首个飞行服务站、通航重点实验室、全国首个通航供油基地等配套项目相继落地。
在航空小镇,通航是不变的底色。“去年有一家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有入驻意向,由于和通航产业不搭,被我们婉拒了,后来该企业转投了其他地方。”相关招商人员介绍说,截至目前,小镇共拒绝了30多个非通航类产业项目,对于像虹湾这样短期看不到经济效益的通航“正牌军”,政府反而不遗余力多方扶持。不久前,虹湾又投资5000万元引进航空PMA件生产制造项目,从服务领域向制造领域扩展。
把企业放“心尖”,高效服务引凤来
2018年12月20日,德扬航空建德基地首架大棕熊100系列Ⅱ飞机在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下线交付,标志着建德航空小镇在通航制造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杭州地区通航领域首个飞机生产交付基地。
德扬航空如此重量级的项目,从洽谈到总部整体搬迁,航空小镇仅用了不到3个月。德扬航空总裁吴治陵在北京机场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始终记得,在上海推介会上,童定干书记接地气地说‘欢迎来建德投资,来的企业多数都赚钱了’;与朱欢市长的第一次会面,他便对我们企业情况了如指掌。”除了绝佳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空域条件外,政府高效务实的服务也是德扬航空选择建德的重要因素。“一路走绿色通道,落户所有证照到手后,我们工作人员甚至连建德的审批中心在哪儿都不知道;还有免费使用的办公楼、安排员工宿舍等等。”提起政府保姆式的服务,德扬航空常务副总文昌华赞不绝口。
“我们办招商会,在介绍嘉宾的环节,都把企业领导放在市领导之前。这一点得到了许多企业主的肯定,他们认为,建德市委、市政府在重视企业方面拿出了真态度。”建德经济开发区(航空小镇)管委会副主任陶国强说,许多像德扬航空这类“抢手”的项目,都是在半路改变主意选择了建德。
集聚高端要素,产业“雁阵”形成
2018年9月,航空小镇在上海举办了(建德)通航产业投资说明会,成功与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德扬航空集团、安飞(美国)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和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总投资100亿元,涉及航空器研发、科研平台建设等领域。
在政策支持方面,当地政府对通航领域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视项目评审情况,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对已经认定为国家级通航技术领域研发中心的企业,在航空小镇设立研发分中心,安排一定数量的常驻科研人员并将相应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每年给予300万元的扶持资金等。
2019年1月,杭州首家本土通航公司——杭州新联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航空小镇开了三年飞机的姜路军正式加入通航创业队伍。空军出身的姜路军是一名飞行专家,也是浙江省目前唯一持有飞行教员执照的人。“三年来,我亲眼见证了航空小镇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决定在此投资。”
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平台搭建,优质人才涌入,航空小镇的“雁阵效应”开始凸显,通航产业集群在航空小镇呈现快速提升跟进的发展格局。去年,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省机场集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通航界的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与建德航空小镇签订了科研运营、通航制造、休闲旅游等十多个投资项目。紧跟着主动上门落户的还有大川航空科普基地、新联通航研学营地等企业,还有包括中航工业野马轻型飞机制造项目、北航蜜蜂飞机制造、滇池集团航空主题乐园等在谈项目30余个。这样的“产业雁阵”,既有动能,又有势能;既有体量优势,又有质量优势;既能相互借力,又能凝聚合力。
从通航制造零的突破,到高空跳伞、热气球、航空主题酒店、飞机餐厅、梦想工场等旅游新业态初显,标志着小镇通航全产业链已经初步打造完成。未来,这片天空的壮阔美景,令人期待。(记者 谢婷 杨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