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沧滩的最高处就是现在的文化广场,靠东一侧,也就是今文化广场到卫生健康局之间有座庵堂,这座庵堂的建筑面积有一千余平方米,四周有松簇拥,故名松林庵,院内有古樟数株。
民国年间,建德县西洋乡的乡政府曾一度设在下沧滩的邵氏祠堂内,西洋乡小学则设在松林庵内。1946年,西洋乡政府迁到白沙村后,西洋小学从松林庵迁到邵氏宗祠。与上沧滩一样,下沧滩的所有居民,在建新安江水电站时,也腾出所有房屋、土地给建设者使用,他们自己则收拾家当,迁到下涯唐村,且于1969年再迁江西武宁县。邵氏宗祠和松林庵也在随后的建设中,相继被拆除。上下沧滩的历史重新拉开了序幕。
1956年初夏,沧滩洲地上(现文化广场一带)的油菜和小麦刚刚收割完毕,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们便开始陆续搬家了,因为一批新的特殊的居民要来了。
这批居民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尤以东北地区的为多,他们是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建新安江水电站的。
这样的水电站建设者从1956年开始,先后共有两万多人进驻到铜官峡内外,包括上沧滩、下沧滩,江对岸的叶家、汪家,以及水电站工地附近的朱家埠和紫金滩。为了支持水电站的建设,当地居民纷纷腾出自己的地盘,把最好的工作、生活之地让给他们。
沧滩是水电站建设者的主要居住区之一。工人们先是在洲地上搭建工棚,作为临时的家,白天去紫金滩劳动,晚上回到工棚,吃的是各种杂粮,睡的是工棚里的地铺。但他们不仅毫无怨言,而且还极为乐观,工作之余,经常会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指挥部为满足工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分别在朱家埠、汪家、沧滩等地盖了几座电影院,沧滩的电影院建在今城西市场和浙西技校之间的河滩上,坐位全是长条凳子,每条凳子可坐四到五个人。
到了1957年年底,水电站建设者的工棚几乎占满了整个沧滩。这些工棚以松林庵附近的洲地为轴,向四周辐射,把中间的一块平地空出来,作为集会的广场,各种大型会议都在这里召开。广场北到建淳公路边,南到江边,主席台就设在最南端,是用土垒起的一座高台,高台的后面是一堵高高的墙,两边各有台阶可上下。这就是后来的新安江广场。
平时的新安江广场也作农贸市场用,附近的农民把自产的蔬菜等农产品拿到这里交易。后来,因各类设施陆续迁到这里,就把农贸市场迁到西北侧的一条小巷子里,也就是现在的菜市路上,菜市路也因此而得名。
1976年9月18日,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建德分会会场就设在新安江广场,当时的新安江广场上整齐地站满了来自全县各地的代表,他们在这里和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悼念者一起,向毛主席作最后的告别。
改革开放之后,新安江广场的功能发生了改变,这里不再集会,不再游行,而是作为一个以文化活动为主的广场,向市民开放。广场的名字也被改作新安江文化广场,新安江电影院、建德影剧院、建德工人文化宫、建德图书馆、建德文化馆、新华书店等,遍布广场四周。
水电站建设者的工棚以建淳公路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区块,南面的叫一区,北面的叫二区,事实上,建淳公路已经成了一条街道,也就是后来的新安路主干道,新安江百货商店、新安江饭店、四新饭店、滨江饭店等,都集中在这条街上。
1960年8月,与寿昌县合并后的新建德县政府从梅城迁至麻园岭东侧的建德汽车站对面。为有利于新县城的发展,建德汽车站南迁至江边汽车轮渡码头,同时剖开麻园岭,降低通往沧滩的路面,加宽加固拱新桥,一条东起县府门前,西至上沧滩的新安路终于诞生了,从此,沧滩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除了文化设施和国有饭店外,中国人民银行、建德县人民医院、建德宾馆等,也都集中在沧滩,可以这样说,沧滩是新安江这座新中国最年轻的县城的发祥地。
(文 沈伟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