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吴县(今属江苏)人朱买臣因避吴王刘濞之乱,携妻逃难到会稽郡富春县下涯(今建德下涯镇),因口干舌燥,掬下涯溪水而饮之,赞道:“水香而善,其地可居。”于是在今下涯镇大洲定居下来,以砍柴为生。
汉景帝死后,武帝继位。又过了几年,朱买臣经朋友介绍,到会稽郡当了一名差役。一个偶然的机会,朱买臣押送货物到京城长安,偶遇同乡严助。在严助的帮助下,朱买臣见到了汉武帝,汉武帝非常赏识朱买臣的才学,任命他为侍中,这是一个为皇上出主意的官职,相当于顾问,随时跟随在皇上身边,十分的风光。
可是好景不常,朱买臣因犯事被免职,重新回到了他当年砍柴、读书过的地方——下涯。
这一次,朱买臣没有进入大洲,而是居住在新安江畔的官道边,一边读书,一边等待机会。
白天,朱买臣来到新安江边,看江上船来船往。晚上,他借着昏暗的油灯,坐在一间小屋里读书,《春秋》《楚辞》等典籍是他用功最多的。平时,他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写下了《治安策》等一大批治国安邦的文章。
朱买住的地方有一口水塘。每天早上,朱买臣都要把用过的笔拿到池塘边清洗,久而久之,池塘里的水变得黑乎乎的。
春去秋来,朱买臣终于等来了机会。
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王余善杀死地方官员,自称东越武帝,与汉朝廷直接分庭抗礼。汉武帝在吴越一带征召勇将,平定叛乱。朱买臣接过汉武帝的诏令和人马,率兵与人一起,杀死了余善。因平叛有功,朱买臣重新被征召到朝廷为官,这次做的官,不是皇帝身边的一般随从,而是位列九卿,相当于副国级一级的官位。
如此一来,新安江畔朱买臣住过的那间小屋就成了“名人故居”。朱买臣死后,当地人把那间小屋改成了朱公祠,把朱买臣像供在堂前,四时祭祀。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朱公祠成了朱公寺。人们还把朱公祠前,朱买臣常洗笔的那口池塘叫做朱池。
朱池处在严(州)徽(州)衢(州)古道上。旧时,官府为传递军事情报及其他重要文件的官员提供途中食宿、补给、换马等,在各要道上,每隔一段路程设个驿站,称官驿。严州有三大驿站,一个设在通往杭州的路上,叫胥村驿(在今乾潭镇大畈村);一个设在通往婺州的路上,叫三河驿(在今大洋镇三河埠);还有一个就设在通往徽州和衢州的路上,叫朱池驿。这三大驿站的设立时间,未见志书有明确的记载。淳熙《严州图经》上有“朱池驿,在县西三十里,当衢州大路”的记载,可见,朱池驿至少在南宋之前就有了。
既然设有驿站,说明朱池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可推测,朱池及其周边,向来是个热闹的地方。我们已经不知道自汉朝以来,都有什么人在此定居过。现在的朱池村里,以许姓和王姓人为主。因宗谱的丢失和知情者相继作古,我们已经不知道王姓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迁来,只有许姓人还幸运地保留下一部《许氏宗谱》。这部旧谱的最后一次续修,是在民国七年,也就是公元1918年。谱上有张“村庄图”,图中标有“邵墓”“童家塘”“杨家弄”等地名,可以推断,至少在上世纪初,这一带曾有邵、童、杨等他姓人与许家共居。村中间除了有朱池和朱公祠外,还有一座周王庙。
朱池许氏源自安徽皖南许村,其祖许思敬于元至元年间,因贸易往来于新安江上,后定居于洋溪埠后的山脚(今杭橡附近),这里地处莲花溪西岸,古称西水。许思敬的第四代孙许化,从西水分迁到朱池,成为朱池许氏的始迁祖,时间当在明洪武年间。
许化,字以仁,是个“秉公持正”之人,大凡乡人有纷争,都爱找他来排解,其“孝悌之风驰乎里闬,义方之训独切家庭,正心修己,令人称道……”(《许氏宗谱·化公传》)所以,朱池许氏向为睦族之典范。乾隆二十八年,在族长许声山的倡议下,由许万昌、许象云、许太来等几个富裕之家,在村里共同创建了一个“积谷仓”,许声山拿出三石稻谷,许万昌和许象云各拿出二石,许太来拿出五石一斛,共计十二石一斛稻谷,作为基谷,每到青黄不接之季,开仓把这些稻谷借贷给贫穷人家,秋收之后再归还,不收利谷。这样一来,朱池许家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灾荒而陷入绝境的家庭。而且这一创举一直被许氏后人所延续,为远近村人所赞赏。西岸人傅霖(邑庠生)还为许家特地写过一篇《朱池许氏积谷记》,盛赞其事。
朱池是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童占元把朱池周边的景色概括成八景,这八景分别是:东郊春望、南浦锄云、与客泛舟、灌园乐业、樵采青山、笛弄晚风、砧敲月夜、雪里吟香,每景都配上一首诗,成为“朱池八景诗”,这里仅录《东郊春望》一首以飨之:
律转阳和物候新,朱池古迹涤香尘。
堤绿碧浪波翻起,鸟为催耕语解人。
几树好花迷远市,一湾芳草护前津。
行来尽是农桑客,画出无边烟雨春。
文 沈伟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