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潘村毗邻而居的是许村。
许村人都姓许,外姓人不得入住。许家原藉是皖南,明嘉靖年间从歙县许村迁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他们把新的住地也叫做许村,以示不忘祖。
皖南许村是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为了生存,许氏族人除了科举入仕之外,大多从事商贸。到了南宋时期,许村出现了富甲郡县的商人许克复、许著和许宏甫。许克复因捐资助边,被皇帝钦赐“大宅世家”。从明嘉靖到清道光,作为徽商一分子的许村商人,也曾有过三百年的辉煌历史,从盐、茶、木、质到米、布、酱、染均有涉足。
大洲许村的先祖也是因经商来到这里的。定居大洲后,其子孙以务农为主。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为庆丰收,许村人有一个特有仪式——迎秋。
每年立秋过后,全村人穿上土布靛青衫,带上刀、锄等工具,先把村中村口的道路清理干净。到了晚上,大家齐聚在许氏宗祠里,喝迎秋茶、吃迎秋宴。完了之后,年老的回家,年青的则把村口周王庙中的周雄神像抬出来,到祠堂门口去“闹秋”,一直要闹到深夜方止。
周王庙其实早在许家人来这里之前就有的(大洲源中有好多座周王庙,许家只是其中之一),许家人迁来之后,把村庄建在周王庙旁,并在“周王庙”三个字之前,特别加上一个“许”字,叫“许周王庙”。许村人以周雄的故事教育族人。
周雄出生于宋朝,新登(今属富阳)人,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立志学医,悬壶济世。母亲生病后,他日夜护理,还于三九严寒之时,破冰捕鱼给母亲吃。为治母病,到处奔走寻方救治。
后因到衢州经商,遇飓风翻船,不幸遇难。
周雄虽然早逝,但他留下的故事很多,概括起来只有一个字:孝。自宋以来的元、明、清四朝,共有六位皇帝,十一次颁布圣旨,分别封赠他为翊应将军、忠烈大将军、助顺侯、正烈侯、广灵侯、广平侯、显灵王、运德海潮王、显佑春秋官等,周王庙也遍布江南大地。周雄也成为中国孝道文化的杰出代表。
或许因周雄故事的感染,许村及周边的石楼尽出孝子、孝女,特别是那个“倒放田水求他人”的仙姑的故事,长传不衰,成为“大孝”的典范。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据说是许村村外石楼村里的人。
有一年,严州大地遭遇大旱,大洲溪断了流,只有石楼村前的一个岩洞中尚有一缕清泉,全村人仅靠这点水才赖以活命。至于灌溉,那只有等到晚上了。
村里有户农家,夫妇俩十分勤劳,但日子过得还是很苦。家中只有一女,为人也很善良。有一天晚上,姑娘见父亲日夜在田里劳作,太辛苦了,劝父亲回家休息,自己去田头看水。
经过一夜的努力,姑娘终于把自家田里的水放满了。可是她家的上丘是隔壁王婶家的田。王婶是个苦命的人,自丈夫去世后,家里一个劳力都没有了,田里的稻子都快枯死了。姑娘就用一个装茶水用的小竹筒,从自家田里往上舀水。
此事被巡游归来的东海龙王五太子看到了,他降下凡尘,来到姑娘身旁:“你为什么把水倒舀到人家的田里去?”姑娘说:“人家比我家更苦。”五太子一听,知道这姑娘一定是个大善之人,就说:“我来帮你。”说完,就摘来一根茅叶,架在上下田之间,然后对着茅叶吹了口气,下田里的水就倒流到上田里去了。
姑娘一看,神了!当她看到王婶家的田里灌满了水,稻头也都竖了起来,心里感到很欣慰。
这时,父亲来了,见自家田里的水,通过茅叶,倒流到上家王婶的田里去,而自家田里却干了,心里一急,抄起锄柄,向女儿打去。姑娘把头一偏,躲了过去,然后一转身,朝着溪对面的岩洞奔去……
父亲追到洞口,只听一声巨响,洞口合了起来,从里面传来女儿的声音:“爹,恕女儿不孝,此生不能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了,你和娘好好生活,女儿仙去了。我会让大家的田都不会再遭旱的……”
自此,每逢旱年,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会来这岩洞求雨,且有求必应。时间一久,当地人就把这个岩洞叫做仙姑洞。
据《建德县志》载:“石楼仙洞,在县西石楼村。洞玲珑深邃,有石林、石灶、石棋、石屏等类。最奇者,左有石杨梅树一株,右有石桂一株。杨梅累累如贯珠,石桂为游人攀折一枝,今枝色黄若萎,余则青葱可爱。”
仙姑洞内冬暖夏凉,泉流不断。内有两个厅室,入口高约2米,洞深30余米,宽10余米,洞顶不太规则,最高处达7米,尽头有一倾斜着的石柱,夏日里,远近村民爱到洞里纳凉。石柱的后面是第二厅,洞底倾斜向上,洞也越来越小。
洞外石楼村。《唐氏宗谱》上说:“严州府西北四十里,四山多巨石,又成垒而立,一望如楼。”石楼之名,由此而得。
石楼的闻名,还因村外有座高大恢宏的寺院,因寺在一个圆形的山坳中,故名依圆寺(又名依圆院),唐朝时的可则和尚开山,宋绍兴年间(1127—1162)颇为兴盛,元朝徐师颜有记:“古睦州距城西北四十里有山,曰石楼,俯仰环顾,无非石也。卓者如楹,横者如阈,突者如台,嵌者如室。层层焉梯矗,峭峭焉壁立。木瘦而苍,泉香而冽……”
纵深十多里的金洲村至石楼而止。(全文完)
(沈伟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