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伟富
二水汤汤会出,一山律律临间。青山共水势争先,欲到村中结伴。
滚滚源流无断,重重峰列盘旋。渔翁椎子乐其间,真个神清俗散。
这首《西江月》,描绘的就是日晒坞、罗庄与北坞之水汇聚之处的景象。
这里自古即有周姓人家居住。后周姓不知何往,洪姓自淳安迁来。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秋天,“骤雨绵连,洪水横流,北源之田庐多遭淹没……”(《北源吴氏宗谱》)在这场洪水当中,受害最深的其实还是住在两溪交汇处的大周,洪家的房屋、田产几乎荡然无存,灾后的大周一片荒芜,洪家也放弃家园,另择他处安身。
北源吴家承翁、承仕、承裕三兄弟也因这场洪水而无家可归,兄弟仨只得离开村庄,来到已经被洪水冲成一片沙洲的大周。他们认为:“洲之土可耕可稼”,就在大周的洲地上搭棚居住。“幸得天之佑,承祖之德,兴丁置产”,吴家终于成了大周这片土地上新的主人。因为洪水,使“大周”成了“大洲”,后人就以“大洲”,替代了“大周”。
几乎与吴氏兄弟来大洲的同时,外源溪东王元昌也“缘大洲贸易”(《溪东王氏宗谱》),见大洲土地开阔,征得家人同意之后,也在大洲的上首落户。四代之后,王家成为大洲的主要家族氏,他们开始修筑宗祠“凝秀堂”。
如果西汉朱买臣入北源,与周家毗邻而居是真实的话,那么,大洲的历史至少也有两千一百七十多年了,这比建德县的历史还要长。后人为纪念朱买臣,在村西的山坳里建了一座朱公祠。词曰(调寄《西江月》):
一枕清晨自在,忽闻古庙钟声。
静听湛尔若超尘,顿使凡心洗尽。
诗曰:
罗列青山断复连,濴洄碧水似难前。
往来重复如无路,漫说壶天即是天。
北东双合会西泉,曲曲湾湾左右旋。
更羡层峦围胜帐,白云深处好参禅。
朱公祠,又名朱公太守庙、汉贤祠,建于何时,已不可考。祠内供朱买臣神像,后不断增加,比如关老爷、七老爷等。
关老爷即关公,民间认为,关老爷是保一方平安之神。据传,七老爷是炭神,很多山里都有类似的神庙,大洲就有两个,一个在大洲村里,一个在大洲村西的西坞,所以,人们又把西坞七老爷庙里的七老爷叫做小七老爷。
大洲与西坞两水汇于芳山。芳山本亦为周姓祖居地,后周姓不存,王姓迁入,但村里一直有一座周王庙。
每年初夏,大洲、西坞、芳山三个村都有一种相似的风俗:把本村庙中的神像抬出来,先在村边的田野中巡游一遍,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完事之后,重新抬回庙中。
明朝万历年间,严州大旱。人们想尽办法抗旱,而求雨也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大洲(包括西坞、芳山)人都到朱池岭下的一个岩洞中求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再来第三次。有一次,不知是谁建议,抬上本村的保护神一起前往。大洲人抬的是七老爷,西坞人抬的是小七老爷,芳山人抬的是周老爷。结果,这一次成功了,老天很快就降下甘霖,三个村的人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有人甚至站在雨中,让雨淋了个透。
为感谢神明,三个村的人,不仅把各自的神庙修葺一新,还给三个神像披了红,挂了彩。每年初夏,把神像抬出来在村前的田畈中巡游之后,还要把神像抬到西坞村中的桥上,让神看看从朱池岭下那个岩洞中流出来的水,意思是,有了它们的保佑,溪里才有如此清澈的水。
为了供神,三个村又出钱出力,在桥上搭建了长廊。这也许是建德唯一的一座廊桥吧。
这样的祭神活动从明朝开始,到清朝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风俗——擎长线。
擎长线有几个步骤。
首先是请神。请神不能选择在火日,其他金、木、水、土日都行。全村人沐浴更衣,前往神庙,由村中的长老上前,把神像擦拭干净,披上红衣,再由几位后生把神像抬出庙门,前往田野。
然后是送神。送神的队伍声势浩荡。走在最前面的是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老、乡绅。紧接其后的是“先锋”,有的鸣锣,有的吹号,有的放铳。接下来是举大旗的,再后面就是抬神像的。神像的后面是其他村民,每人手中举一根长竹竿,上面挂着蜈蚣、蝴蝶等彩旗。
再一个是供神。巡游完之后,把神像抬到西坞廊桥上,三个村的人全都带上香烛、供品,到神像前祭拜。三天之后,再把神像各自抬回村庙中去。整个仪式结束。
因在巡游的过程中,队伍中大多数人的手里都手持一根长竹竿,远看就像擎着一根长线,擎长线之名因此而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