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坞坑(建德人管山溪叫坑)是马目溪上的一条小支流,它发源于马目山的主峰,所流经的区域全是山岩、密林,所以溪水清澈,而且常年不断。在它与马目溪交汇的溪口,很早就有赵家、杨家居住,但是,随着岁月的更替,世事的变迁,赵、杨两家都相继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只留下赵家畈、赵家园、杨家畈等几个让人怀想的旧地名。
赵、杨两家消失之后,有何家人从附近的上何(今属丰和村)分迁过来。
何家是名门望族,早在明隆庆年间,何家曾“九世同居”,被旌为“何义门”。
清朝初年,何家的第六房分迁到了下坞坑口,在当年赵家居住过的赵家园定居了下来。何家的后人都称他们的始迁祖为何六太公。何六太公精通风水,他把家安在下坞坑东侧的一座小山包下。这里背山面水,两溪汇于门前,上有赵家畈,下有杨家畈,那条通往州城的石子路正好从门前经过。为方便行人,何六太公在溪上架起一座木桥,往来之人每行到此,都会感念何六太公的善举,称这座桥为何家桥。
可是,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木桥就会被冲毁,何六太公不知重架过几次,他很想在溪上建一座坚固的石桥,可是因为财力有限,终其一生,何六太公也没有实现这个夙愿,进入暮年的何六太公还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有一年,他把子孙们都叫到身边,告诉他们,一定要在溪上建一座石桥。
何六太公死后,就葬在屋后的那座小山包上。
有一年,天又下起了暴雨,这次的雨不比寻常,整整下了七天七夜,从马目山上下来的洪水四处奔流,田地被冲毁,村庄被淹没,村里人都逃到山上避难。不知是谁眼尖,他指着村庄所在的位置叫道,你们看,那是什么?人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见有一人手持长镐,站在洪水当中,滚滚洪水在他四周形成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正好就是村庄的范围。有人说,那是潮王石瑰,因感动于何家的九世同居,特意前来保护村庄。
洪水退去后,大家回到村里,忙着重建家园。之后,有人提议,要为潮王石瑰建一座庙,四时祭祀,祈求他永保村庄的平安。这一提议得到村人的响应。很快,一座建筑恢宏的潮王庙就在村口立了起来。同时,村里人也把何六太公的神像也供在潮王的身边,一同接受村人的朝拜。
八月十二日是何六太公的生日,这一天,全体何家人一律不下地干活,也不出门办事、走亲戚,在外地的也要于这一天赶回来,因为这一天,何家人要祭祖。
何家祭祖采取的是轮值制,每年一家,轮到的人家要养一头大毛猪,这头猪要养一年以上,到了第二年的八月十二,把猪杀好,披红挂彩地抬到潮王庙里,供在潮王和何六太公神像前。全体何家人齐聚到庙里,一起焚香祭拜。拜完了,把整猪抬出潮王庙,分割给每家每户,然后再把何六太公的神像抬出潮王庙,在村里村外巡游一圈,一来告诉他村里一切都好,二来感谢他的护佑,三来让他接受各家各户的朝供,最后重新抬回庙里,摆在后进,与村人一起看戏。
大约到了明末清初,邵姓人从淳安迁来,邓姓人从邓宅源(今更楼街道邓家村)迁来,与何家共居。这样一来,原来族姓单一的村庄变成了多姓杂居的局面。由于家族势力复杂,各自的利益受到冲击,村里矛盾日渐严重。看到这种现象,老一辈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何家。想当年,何家九世同居,不仅平安无事,而且非常和睦,现在虽然杂姓相处,但也不能相互争斗,否则怎么对得起祖先?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的一天,何、邵、邓三家的长老们坐在了一起,共议那件先祖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在村口溪上修建一座石桥。此议一动,得到全村人的响应,大家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不到半年时间,一座造型完美,桥身坚固的石拱桥终于横跨在了村口的溪上,何六太公的遗愿终于实现了,往来之人再也没有了涉水之忧。人们称这座桥为下坞坑桥,但是,村里人却给它取了个更好的名字——“和睦桥”,并把这三个字刻在了桥身上。从此,这个村也有了与这座桥相同的名字——和睦村,简称和村。
为美化村庄,大家还在桥的两头沿溪种下了樟树、柏树、梓树等树木,两百多年来,虽历经磨难,有些树死了,有些树被水冲了,有些树被人砍了,但仍有七棵挺立在村口的溪沿,这些古树与那座坚固而漂亮的和睦桥一起,成为村庄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
如今的和睦村已经并入马目村,村庄也从溪东一直扩展到溪西,那座潮王庙也于上世纪中叶被改建成了大礼堂,而那座像征团结、友谊的“和睦桥”披着岁月的藤蔓,依然静静地横卧在下坞坑上……(沈伟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