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有西湖,严陵亦有西湖。”这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李渔在《严陵西湖记》中开头的两句话。李渔是兰溪人,好游山玩水。他常往来于兰溪与杭州,当然,严州是他常到的地方。他早就听说严州城里有一个西湖,只是一直认为这是严州人东施效颦,故意挖出一个西湖来,所以,多次路过严州,也没有去游玩过。一个秋日的傍晚,当他第一次来到严州西湖边,看到“樵担下云,万峰变态,深浅隐现非状……”的景象时,一下子就醉倒在严州西湖边那充满野趣的景色中了。
严州西湖位于州城的西南面,是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的睦州刺史侯温主持开凿的,侯刺史开凿西湖的目的,不是为了效仿杭州,开出个西湖来作为旅游景点,而是为了把时常冲进城来的山水汇聚起来,不让它四处漫溢,危害居民,同时还可在旱季利用湖水灌溉附近的农田,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一千多年来,西湖淤了浚,浚了淤,不断治理,湖面最大时达到一百一十八亩,东至城墙脚下,北至西门外,南至新安江边,西至西山脚下,历次清理出来的淤泥部分堆在南边作为堤坝与新安江相隔,部分堆在湖中间,形成了一个洲。堤坝上建有一庵,叫水月庵;洲上建有一寺,叫宝华寺。洲与岸之间有桥相通,历代文人喜欢过桥上洲题咏。有个姓毛名远公的诗人这样吟咏宝华寺:
城西数里路,望见宝华洲。
一水环孤屿,千山入梵楼。
桥横红叶里,雨过墨云头。
野菊经霜老,寒鱼出冻游。
虚窗波月起,深苑贝花浮。
攀阁藏经满,开轩众籁收。
遥看双塔回,疑有雁王投。
明嘉靖年间,在严州参政张子弘和知府张任的主持下,宝华寺西侧建起一座“焕文堂”,供本地书生读书,还请来名儒,为书生们讲学,从此,严州西湖更成了读书人云集之地,所以又称“来贤湖”。
清康熙五年,严州知府刘茂先在宝华寺藏经阁东侧再建一阁,上题禅意颇深的“昙花界”三字,刘知府常邀好友来此喝茶谈禅,所以,此阁又叫“昙花阁”。
清道光六年,宝华寺已经破旧不堪,严州知府聂镐敏干脆把宝华寺以及周边的其他建筑一并改建成书院,这就是著名的宝贤书院。聂知府还在书院的四周遍植桃李,寓桃李满天下之义。把湖边田地湖塘的税租都归入书院的岁修费,还在因病离职之前,捐出自己的奉银一百银元给书院,作为奖励后学的经费。咸丰年间,太平军多次进出严州城,宝贤书院毁于战火,洲上的读书声消失了。光绪十年,宝贤书院虽得以重建,但往日浓厚的讲读氛围已经不再,加上新学堂的兴起,宝贤书院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终于,民国二年,它就作为县农会的办公场所在使用了。
宝贤书院冷寂了,西湖也冷寂了。因为东湖的水再也不往西湖流,来自裴家坞的水也不从西湖中过,西湖的湖面不断缩小,西边的半个湖逐渐被填平作了菜地,宝华洲再也不是“一孤屿”,而是一个与西岸相连的半岛。西边的那座山仍然叫西湖山,当年李渔所描绘的“樵担下云,万峰变态,深浅隐现非状”就是这座山。
西湖山是屯军山的余脉,早年,进城出城的人都要翻山而走,所以又叫西山岭。为了行车方便,西山岭被一降再降,终于,西湖山与屯军山被一条公路分开了,西湖山成了一座孤山。
与西湖山一起从屯军山分离出来的还有一座山叫建昌山。
建昌山在西湖山的西面,山下有一深潭,志书上形容它“深不可测”。相传,宋朝时,新安江洪水泛滥,州城危在旦夕,突然,有人见山上一老者挥动慧帚,江水很快就浅了下去,州民得以安然。人们以为那老者就是东海龙王,于是在山下临江处建庙,名顺济,四时致祭,后人也称之为龙王庙。
元朝末年,李文忠打下严州城不久,张士诚就带兵前来争夺,两军在城东发生激战。突然见阵前有一将军,在旌旗的护拥下,奋勇杀敌。李文忠请来巫师,问是谁,巫师回答说,那是金元七总管显灵。
金元七总管姓金,名元七,苏州人。总管是元朝时的一个官职,中央与地方都有。金元七是什么总管,未见史料记载。李文忠把金元七总管帮他打败张士诚这件事上报给他的舅舅朱元璋,朱元璋就封金元七总管为利济侯,允许建庙祭祀,其庙原在城北,后因庙坍圮,有人把神像移到建昌山龙王庙,供在龙王之前,渐渐地,龙王庙就成了元七总管庙,民间则称之为七郎庙。
七郎庙所在的建昌山虽然不高,因其临江,山体峻峭,而且山上古木森然,是个赏景的好去处,所以,严州人有句古话:七郎庙里看风景,八角亭中斗诗文。(注:八角亭在城东,相传为宋贤所建,改建后又名严江第一楼,常有文人雅士会于亭中吟诗作文。)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一天,严州推官陆卿荣办完了一天的公务之后,独自一人出得城来,信步来到建昌山麓的七郎庙外看风景。这时,他见江边人头攒动,一些进城的农民在这里争先抢渡回家,由于这里没有码头,岸边全是乱石,上下船的人一不小心,就有落水的危险。回到衙署之后,陆推官就有了要在建昌山下建个渡口的想法。没过多久,他就捐出部分奉银,请人在建昌山下修筑渡口,并在城西购置了三亩三分田,外加一口六亩多的水塘,他把田租和塘租全部用于渡口的建设和日后渡工的费用。到了光绪十二年(1886),渡口已被水冲得破败不堪,在当地人胡益先、陈泮林等人的倡议下,再次发起重修,这就是建昌渡,与对岸的葛家埠遥遥相对。
(文 沈伟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