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服务到家 零距离服务残疾人 着力打造爱心残联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残联聚焦民生实事和残疾人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残疾人有需求,残联有行动”主题内容,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成 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
近段时间以来,在大洋镇三河村、柳村村、庆丰村,三都镇的前源村、樟村畈村、圣江村,梅城镇的龙溪村以及下涯镇的大洲村、联合村、春秋村都能看到评残专家的身影。
上门评残服务针对的是我市患有重度残疾且无陪护能力的困难家庭群体,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残疾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从残疾人实际需求出发,积极开展上门评残服务,切实为残疾人解决出门不便、行动不便、路途遥远造成的办证难等问题。
据了解,市残疾现每月都将组织安排市一医院的评残专家分赴我市各个乡镇(街道)的偏远农村地区开展上门评残工作。每到一户,评残专家通过现场诊断、查看前期病历、询问残疾人病情等,在全面了解申请人的残疾情况后,对残疾人进行细致的残疾鉴定并现场给予康复指导。
记者了解到,市残联会根据每个乡镇(街道)收集的残疾人名单数据,由家属准备评残所需资料。当然,残疾人及其家属也可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等官网自助申请上门评残需求服务,待录入数据系统后,市残联也将统一安排进村入户上门开展残疾人评残工作。
截至目前,今年申请受理上门评残服务对象76人次,涵盖全市16个乡镇(街道),为行动不便的残疾群体打通残疾人证申请办理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 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