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2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中,国网建德市供电公司离退休党总支部书记、第七届建德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邹雪明始终遵循这一美德,精心照料父母以及离退休老同志,用真心、真情、真意温暖着身边的人。
他是父母的孝心儿子
邹雪明是杨村桥镇人,入职后在市供电公司工作。1992年,母亲患上了严重的糖尿病,父亲又腿脚不便,邹雪明从此承担起父母亲的日常照料责任。当时,杭新景高速还未建成,邹雪明的工作地点离杨村桥老家有将近1个小时的车程,他在市区的住所又不具备照料两位老人的条件,于是邹雪明每天来回三趟赶中巴车,11年来从未间断。2003年,邹雪明母亲的糖尿病愈发严重,每天靠打针吃药维持着;2004年,邹雪明的父亲不慎跌倒,大腿摔断,卧床整整4年,生活不能自理,都是邹雪明在照顾。2008年父亲过世后,邹雪明愈发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毫无怨言地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今年4月,邹雪明的母亲也过世了,邻里乡亲纷纷前来表示哀悼,他们对邹雪明说:“你父母能有你这么个孝子,真是他们的福气。”而邹雪明却说:“尽孝是我的本分,是为人子女起码的道德和良知。”
他是离退休职工的“贴心儿子”
市供电公司离退休工作有两个“多”:一是离退休职工多,截至2019年10月已经有整整410位;二是耄耋老人多,80岁以上的老人有96个。邹雪明从2000年从事市供电公司离退休管理工作以来,便与这些离退休职工成了朋友、亲人,更是成为了这些耄耋老人的“贴心儿子”。姚品招是市供电公司退休的一名老党员,由于他的老伴没有工作,其中一个孩子当时也在家赋闲,退休后一家人全靠姚品招不到3000元的退休金生活。2003年,70岁的姚品招腿脚突发伤病,直接坐上了轮椅,不仅生活不能自理,每个月还需要不菲的医药费。知道这一情况后,邹雪明主动接过了帮忙照顾姚品招的任务,每天都到医院去照料姚品招的起居,整整6年未曾间断。在姚品招坐轮椅、住院的8年间,邹雪明帮忙垫付了超过50%的医药费,为其家庭减轻了负担。2011年秋天,邹雪明得知了姚品招去世的消息,第一时间赶到了他家,并帮忙悉心料理完后事。姚品招的老伴说:“他就跟我们的儿子一样亲,是我们真正的亲人!”
他是无助老人的“暖心儿子”
2006年秋,居住在衢州乡下的建国前退休老工人舒师傅去世,邹雪明接到消息后连夜赶去衢州处理其后事。结果到了舒师傅家中,邹雪明发现其3位子女正打算强行拿走舒师傅留下的4万元房改补贴。于是,邹雪明通过组织的力量,为舒师傅遗霜争取到了这笔生活费的保管权,并依托法律帮老太太定下了3位子女轮流赡养的规矩,赡养费用从这4万元生活费中实报实销,让老太太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接下来的八年,邹雪明每周必到衢州看望老太太,直到2014年老太太去世。
父母的孝心儿子、离退休职工的“贴心儿子”、无助老人的“暖心儿子”,这三种身份交联交织,邹雪明有时候也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去做,然而他心底的答案却一定是异常清晰的,就像他常说的那句话一样,“孝老敬老爱老是做人的本分,是最起码的道德和良知”。
(记者 舒远 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