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德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有许许多多的大山护林员,“浙江省优秀护林员”吴火箭就是其中默默无闻的一员。从1975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以山为家,以林为伴,跋山涉水,44年来冒酷暑、顶严寒,只为守护那一方山林。
因父亲也是护林员的关系,吴火箭从小就与山林结缘,每到假期在山林里撒野是他儿时最快乐的时光。1975年,年满18岁的他由其父带到江南林区做护林员,正式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护林工作。林区早年间不通车船、不通电,巡山全靠脚力。吴火箭每日独自巡山30多公里,察看野外用火、盗伐林木、毁林开地等,从不间断。
因常年高强度的山间巡查,加上不规律的饮食,吴火箭患上了胃炎、关节疼痛等职业病,但他从未因病痛耽误工作。2013年6月的一天,由于梅雨季节山路打滑,吴火箭在骑车去护林点的途中滑倒摔伤,造成腰部严重骨折。在住院治疗仅一个月、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他的身影就又出现在了林间小路上。他说放不下山林和那些刚种下的一棵棵珍贵树苗。正是凭着这种一心扑在山林上的精神,直到现在,吴火箭从未错报过一次火情,他负责管护过的万亩山林也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2008年,我市遭遇特大暴雪灾害天气,因交通受阻,坚守在林区第一线的吴火箭就一处处查灾情、一点点进行灾后清理。白天他带领几名护林人员,顶风冒雪巡查,晚上加班熬夜统计数据。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完成了各项灾情数据统计及灾后清理工作,这些数据对指导灾后重建起到了重要作用。
要干好护林工作,除了超强的责任心,经验技巧也很重要。提起刚上山那会儿,他说,最怕的就是山中起薄雾的天气,因为从山湾里升起的那一缕白气,从远处看,无法分清到底是烟还是雾。在平日寂静的大山里,有时发出的那一两声声响,他怎么听都觉得像是有人拿斧子砍树的声音。不过,经过长年的经验积累,他的眼力和听力慢慢练出来了:雾是没根的,飘忽不定的;烟是有根的,是从地面往上冒的。砍柴声是“咔咔咔”的,“嗵嗵嗵”的则是砍树的声音。在平日里也会有摸上山偷树盗伐的人,要防止这种情况,他就要每天不停地从这座山翻到那座山。经年累月,他的脚力练得超乎寻常,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偷树人跑得再快也逃脱不了他的追赶。
44年,16000多个日日夜夜,吴火箭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着这片庄严的绿色,他的双脚踏遍了管护山林的沟沟坎坎,大山深处的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当年18岁的小伙已经变成了年近花甲的老吴。再过几天,老吴就要退休了。“一想到要离开熟悉的山路,还真有点舍不得,我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老吴说,如果林场还需要他,他一定尽己所能。
(记者 吴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