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洪峰过境,新安江水位逐渐回落,沿江道路逐渐“浮出水面”,垃圾杂物布满了树枝,泥沙铺满了绿道,地上到处是倒伏的树枝、连根拔起的指示牌、死鱼发出阵阵恶臭......
12日下午3时许,建德市组织了万人大清扫活动,城管局全局动员,组建了140余人的“应急抢险”队,奔赴江滨公园,开始了水退人进,抗洪清淤的奋战。
“路不净不鸣金,貌不洁不收兵!”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方新卫强调态度坚定。13日上午7点,城管局组织机关、城区(新安江、城东、城南、机动)中队、数管中心、市容环卫保障中心7支队伍100余人继续赴沿江攻坚。
铁锹、笤帚、拖把、高压水枪……各种清淤“神器”齐亮相,队员们实行“阶梯式”接力清淤,从下行梯道、绿化带、步行道到亲水平台层层推进。
“我们分三个梯队进行,厚重的淤泥铲下去,笤帚、拖把马上跟上,再进行两遍清理,就这样一尺一尺地往推进,各个工作点突进,最后就连成干净的一片。”新安江中队中队长盛浩颇有经验。
“到了夏天,紫薯绿道就是孩子们玩乐的天堂,不少市民游客都会来这里‘打卡’,能通过我们的双手让它恢复原样,心里的成就感满满的。”新安江中队队员何媛媛说。
“这几天一天换一套衣服,制服早就没得换了,臭就臭点。”忙碌的清淤工作里,城东中队的队员们看着汗水与泥浆混杂的制服互相调侃道。
在城东中队副队长金龙飞的眼里,队员们的团结一致,是最让他感动的地方。“高压水枪很重,操作也不方便,几乎需要三四个人一起扛,一边冲洗,一边有队员紧跟着用扫把进行清扫,有队员吃不消抗水枪了,就互换一下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歇。”
水枪压力太大,好几次水管连接处被冲断,等不及维修工来接,金龙飞就自己动手进行修理,只为能够更快地打赢这场“保卫战”。
到了正午,烈日高照,队员们挥汗如雨,满身是泥,手掌、脚底上磨出水泡,脸和胳膊晒得通红,手头的工作丝毫没有懈怠。
“大型器械下不来,大家只能用铁锹、扫把、拖把等简单的工具,甚至徒手去进行清理和冲洗。”城南中队中队长徐正德说。城南中队队员或手持铁铲排成一列横队往前推淤泥,或手拿扫把并肩打扫垃圾。配合着抽水泵、高压水枪作业,清理工作有序推进。
“抡不动铁锹就用扫把,搬不起麻袋就两个扛,虽然移不动磐石,但我们有蒲草的韧劲。”数据中心主任王蓉蓉打趣地说。“数管中心女将居多,干起活来更细致。”副主任吴帆补充说,从水韵天城到将军楼,再到老一院,数管中心的队员也先后转战了多处战场。
市容环卫保障中心成立了以神鹰突击队为主,钱老三志愿者服务队、110小分队和一线环卫工人为辅的灾后清理队伍,负责在新安江主城区江滨(中)路退水区域开展集中清理整治活动。
“几个被淹的小区,柴间的家具物件泡在水里受损严重,需要马上清理,不然会滋生细菌。”副主任董宏江负责三个进水小区清洁工作,在近江花园小区,恒邦建德项目部负责人徐苏立为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还受灾市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调度整个项目部抢险队员,用了8个小时,恢复了“近江花园”小区干净整洁的面貌。
“到了晚上,江边的路灯还没有通电,队员们就顺着手电的光继续埋头干,看着路面逐渐恢复干净,大伙儿的干劲更足了。”机动中队中队长唐正琦说道,虽然机动中队只有4名队员,在队长的带领下,个个都是猛将。
夜色渐深,6支队伍逐渐向梨岳亭靠拢,21点30分,江滨公园南岸、江滨公园北岸(彩虹桥到白沙桥段)、江滨公园其他路段的三大“战区”7支队伍胜利会师,至此,防汛环境“反击”战胜利完成。
会师后,大伙一字排开,分发快餐,“连续7天在外用餐,不是蹲着就是站着,不是站着就是坐在路牙上,十来分钟就解决晚饭,吃饱继续干活。”
“从早上七点干到晚上九点半,收工那一刻,大家的心里都是美美的,感谢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方新卫在朋友圈记录了与队员们奋战的心得。
开闸放水的每一天,城管人都在战斗,每一晚都很难忘。
(通讯员 陈芳 吕京菲 黄倩 罗桑 张浩 唐正琦 曹洁 邵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