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2017年工业与信息经济发展回眸
刚刚过去的2017年,市经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着力项目推进、四换三名、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信息经济、企业服务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建德工业经济“升级版”。
1-11月,全市实现规上销售产值402.2亿元,同比增长10.8%;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87.92亿元,增长6.7%;完成工业投资81.76亿元,增长13.3%,工业技改投入57.15亿元,增长5.4%,实现新产品产值率37.5%,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5.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信息经济增加值增速12%。工业经济主体指标均位居杭州七县(市、区)前列,我市工信经济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全面启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工程,新安化工等3家企业列入省级改造提升重点企业,红狮环保产业园等三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化工行业列入杭州市改造提升示范行业;拟定《建德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和分行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竹木制品产业“低小散”整治有力推进,改造提升工作实现良好开局。碳酸钙产业整治提升成效明显,仅前三季度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2.4%,税收同比增长40.9%;企业装备和环保水平显著提升。
供给侧改革取得新突破。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腾笼换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项目22家,淘汰和整治“四无”企业、“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635家,名列杭州区县市第二。盘活存量土地800亩、闲置厂房11万平方米,新增产值3.2亿,新增利税1100万。完成“僵尸企业”处置11家,新增产值2.7亿,新增利税1060万。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建设“机器换人”重点项目30个,新增机器人66台。承办杭州市“零地技改”现场会,预计全年完成“零地技改”投入16.1亿元。
重大项目推进取得新进展。深入推进“三大竞赛”活动,实施市领导领衔重大项目制度和市经信局重大工业项目联络员制度,全市36个重大工业项目中,在建项目32个,开工率88.9%,新开工项目22个,完成投资达26.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1.5%。农夫山泉四期、新安化工白南山基地搬迁、新安迈图、中电建光伏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投产。功能区块发展提速,国家有机硅实验室、超细粉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落户建德。积极培育“小升规”企业,全年预计新增规上企业35家。
“店小二”式服务获得新成效。深化“进帮助”活动,成立市经信局“店小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专员、重大工业项目联络员制度,创新“每周最少跑一次”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和讲师式指导。大力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积极探索“容缺受理”“零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共协调解决企业难题536个,减轻企业负担4.79亿元。助力“组团竞赛”单位,打造“赛场赛马、赛道选马、赛点鞭马”工作法,提前1个月完成市委下达的首批共66户征迁任务。
区域能评改革激发新动能。全面推行区域能评改革,建立“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取代项目能评的体制机制。原需要至少一个月的能评审批办理时间,企业主材料齐全可直接在窗口当天办结,全市预计每年有十余家企业可从中受益,节约能评报告编制费用40余万元。根据2017年1-3季度我市能源“双控”指标完成情况位列杭州地区第一,得到了充分肯定。向上争取能耗空间15万吨标煤,推进东方雨虹、正和药钙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落地。
信息经济发展实现新增长。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以开发区为载体,积极对接省、杭州市经信部门,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布局,成功获评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区。推进规上工业企业“钉钉应用”“企业上云”,招引落地四喜科技和讯创达科技两家信息经济企业。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1.36,全省排在第16位。成功获得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称号,累计获得上级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获评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6家,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示范企业(试点)企业 5家,省大数据应用示范企业1家,实现全市4G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信息经济评价全省排位提升16位。
经信铁军队伍锻造新能力。开展“两学一做”“组团包干”“新安夜学”等活动,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升;召开全市经信行业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建立健全行业系统党建工作机制;着力加强经信机关党建工作,努力打造“当好店小二、服务新崛起”党建品牌;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联乡结村”“河道结亲”等活动并取得实效;平安夜巡、交通文明劝导、义务献血等扎实开展;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提升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全力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善作善为、素质过硬、勇于创新、干净廉洁的经信铁军。
(通讯员 叶剑云 记者 翁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