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启动满意医院创建工程,在全市30家医疗卫生单位铺开,群众不满意哪里就改哪里,社会关切焦点在哪里就治哪里,努力打造医疗服务特色,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健康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
“手机也能挂号了”
11月12日,在建德一院门诊部,相比排着长队等待挂号的患者,29岁的小邵显得尤为轻松。“我昨天提前在手机上挂的号,动动大拇指就搞定了,挂号仅用了30秒。”小邵说的正是一院10月份上线的手机APP服务。
小邵说,家住寿昌,自己的小孩3周岁,以前去看儿科,要麻烦在医院上班的亲戚去挂号,排很久的队,也只能挂到40几号。自己常常早上8点钟到医院,抱着生病的孩子一直要等到中午边才能看上,心里焦急,但也是没办法。
“但现在,有了“建德医院”APP就好了,提前一天就能预约挂号,还能看到是哪位专家坐诊,挂号不用排队。通过该系统中的“看诊进度”还能知道实时门诊叫号顺序,合理安排去医院的时间,减少了在医院候诊的时间。“小邵说,“目前用了2次,都挂到了专家号,而且都在20号之前。”
“现在是智能手机的时代,为多一个渠道方便大家就诊,医院特开设了这项手机APP预约服务。”建德一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建德医院”手机APP软件成为了我市第一家试水手机医疗在线的单位,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手机APP等简单便捷的途径,预约专家门诊,大大减少排队和等候的时间。
2014年,我市全面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区域检验、影像中心已建成,服务半径延伸至20家本市医疗机构;市民卡“一卡通”工程全面完成;“边诊疗边付费”模式在5家市级医院成功运行。全市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已实现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全覆盖,建立了杭州市县域范围内首个“医疗云”综合卫生应用平台。未来三年,我市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将积极跟紧杭州步伐,建设居民健康服务平台和门户,使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成为现实。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杭州专家的治疗,方便多了”
家住新安江的老何告诉记者,今年他运气可好了,有两位浙医二院的专家医生在建德一院给他做手术(结肠癌根治手术、左肾部分切除手术同时进行)。一旁的老伴也说道:“除了杭州专家在现场外,在手术室里还与杭州那边进行远程视频会诊,有这么多杭州专家帮助老头子手术,我心里踏实多了。
让老何一家心里踏实的,正是我市从2013年开始大力实施的省、杭州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工作,患者可以在本地真正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
老何说,2012年10月份,自己被查出腿部神经有肿瘤,当时老伴陪着他去浙医二院做手术,觉得很不方便而且来回车费、吃饭住宿开销也大,最辛苦的是老伴要24个小时陪着他,因为在杭州,家人和亲戚都不太方便去杭州长时间照顾。
“但是,”老何说,“今年的手术就在家门口做的,可是方便多了。白天老伴照顾我,晚上就换儿子来照顾,这样老伴也能回家好好睡一觉。而且,病情比较稳定时,征得医生同意,自己也能回家看看。”
自2013年以来,我市一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二医院分别与浙医二院、杭州市中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合作,成为省市医院的建德分院。走出省城的专家们,白天带教查房手术,休息时间给基层医生上课。县级医院的医生们分批次被送进城里接受学习,3家医院在悄悄改变,技术水平也在积累中提升。
2014年,我市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市一医院与乾潭、大同等2家中心镇卫生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市二医院、市中西结合医院分别与三都、大慈岩卫生院建立了松散型合作关系,通过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技规范、业务水平等,切实帮助基层卫生院提高诊疗水平,为分级诊疗的实施打下基础。
“感谢健康体检,肿瘤早发现,早治疗”
兰姨拉着乾潭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的手说:“谢谢邵院长,谢谢这次体检,如果不体检的话,现在会是怎样,我想都不敢想。”兰姨回忆起体检发现肿瘤这件事情还是很后怕。
兰姨,今年50岁,住在乾潭镇万龙村,在家纺厂上班,她说,自己平时身体蛮好的,上班从来没有请过假。身体不痛不痒的,也没有把体检放在心上。今年收到参合农民体检通知后,儿媳妇就劝她去体检下。兰姨说当时想想也对,反正是免费的,就去体检了。
6月4日,兰姨一个人来到乾潭镇中心卫生院体检。在B超室,医生检查完后赶紧陪着兰姨去找院长,说她肚子里可能有瘤。院长在复查后,建议兰姨到上级医院进一步复查。之后,兰姨先后去了建德一院、杭州肿瘤医院复查,都确认是有瘤,而且比较大了。
7月25日,兰姨在浙一医院做了手术,取出8.7公分、3点几公分的一大一小的嗜铬细胞瘤。长期嗜铬细胞瘤患者可能会严重损害心、脑、肾,还可能因为突发严重高血压而危及生命。但及时、早期获得诊断和治疗,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兰姨说当从医生那得知这一点的时候,不知道有多感谢这次体检,也忘不了6月4日这个体检的日子。
居民健康体检是民生工作之一。我市每年开展参合农民体检,还把这项工作纳入了考核管理体系,要求全年60岁以上老人体检率达65%以上,中小学生、儿童体检率达90%以上;城镇居民、企业退休人员两年开展一次体检。
为方便群众、提高体检质量,我市各乡镇(街道)政府主动牵头,采取下乡入户制、镇乡集中制、联合体检制的多模式推进居民健康体检。各卫生院建立体检中心,改善服务环境,增加体检项目。每次体检后,医疗机构都将居民体检结果输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2014年全市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见习记者 吴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