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建德新闻网
0571-64718371
举报电话: 0571-647348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 重要新闻

微信扫一扫分享

“小口罩”背后的“大文章” 浙江代表热议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0-05-28 11:10 来源:浙江新闻

原标题:“小口罩”背后的“大文章” 浙江代表热议增强发展新动能 

image.png

资料图

今年全国两会,口罩是代表委员们的“标配”。小小的口罩,见证了一场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战,成为守护人民健康的“网红”产品。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增强发展新动能。从最初的一“罩”难求,到货源逐渐充足,再到产出N95等高端产品,产业链不断延伸。一只口罩的蝶变,展示出中国制造的坚实力量,引发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对如何激活制造业新动能的思考。

告别“紧日子”

中国制造有底气

从今年浙江代表团的有关资料中,代表们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今年1月21日至5月20日的4个月时间里,浙江医用口罩日产量增加了40余倍。

“面对疫情,我省应急响应非常精准且快速。”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益平感触很深。疫情初期,温州的口罩十分稀缺。温州市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灵性和活力,有条件企业纷纷转产,口罩日产量迅速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有13家可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能够满足全市需求,“口罩产量大起来后,我们开始援助国内和海外。”

浙江,正是全国的一个缩影。疫情来袭时,医疗应急物资需求快速增长,生产保供应能力严重不足。但随后,全力扩大口罩产量,应急物资保障供应攻坚战在各地打响。以浙江为例,最初只有两家生产N95口罩和医用防护服的企业。通过全力提升重点医疗物资企业产能,目前全省具有资质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达36家。

得到口罩是获得感,有了口罩是幸福感,戴上口罩是安全感。口罩成了老百姓“三感”的集中体现。“这是口罩企业复工达产超产和相关企业扩能转产的结果,反映出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制造业强大的灵活性和深厚的生产基础。”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制造部系长刘廷认为。

image.png

资料图

瞄准新刚需

化危为机谋发展

疫情发生后,率先成为紧俏商品的是口罩。口罩也成了在危机中遇新机的最佳切入口。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说,今年3月以来,防疫物资是全世界的“刚需”,宁波市通过组织生产和外贸企业抱团出口,防疫物资出口为全市外贸出口注入“新生力量”。他讲起了国内最大的笔类产品出口商——贝发集团有限公司的事例。为了应对订单延期或取消的挑战,贝发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多家具备医疗生产资质的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开始了以口罩为主打的防疫产品出口。公司旗下“VANCH”品牌的口罩,进入不少国家的采购目录,也使公司今年1至4月的进出口额保持同比增长。

今年参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技术开发二部部长周慧,经常和其他来自企业的代表交流复工复产情况和心得。“化危为机关键在寻机,就是善于瞄准市场‘刚需’,创造发展新机遇。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小口罩成为企业发展的大机遇,这很说明问题。”周慧代表说,调研中发现,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受疫情影响相对小,“化危为机过程中,政府应当引导和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力和创新力,比如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可推动其建立科研机构,并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

提升竞争力

跑出发展加速度

“这次疫情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智能化是快速提升制造业产能的重要基础。”张世方代表说,通过政策引导,宁波市有力地激活了智能制造基础优势,快速形成口罩自动产线研发能力,培养口罩机运维团队,支持全市快速形成有效口罩产能。面临时间紧、人才缺、问题多等挑战,不到两个月时间,当地12家智能制造企业就实现了口罩机从研发到投产达产,展现了智能制造实力,而模具、超声波压边机、点焊机等基本实现本地化配套,实现高效生产。

刘廷代表认为,复工复产不是简单恢复原样,这是引进高端技术装备的最好时机,也是转变经营理念、实现产业升级的最佳时机。

除了口罩,浙江把目光瞄向了医用防护服等高端防疫用品。数据显示,从1月21日至5月20日,我省医用防护服日产量从零提升到最高8万件,切实保障了全省医疗应急物资需求。

葛益平代表说,小口罩的背后,是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它更增加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自信心和紧迫感。以往,有些企业会因为短期成本增大,而对产业升级、机器换人持观望态度。今后,制造业企业会对应急反应能力更为重视,而这种能力需要依靠智能制造来实现。疫情下,口罩生产企业跑出了转型加速度,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也在努力冲刺。同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长远规划、升级设备,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 陈海燕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