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迎难而上 危中寻机)绍兴做活一道加减题:“减”去九成工业园 “加”出发展新空间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8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浙江卫视记者林轩 管晴川)作为浙江省传统工业大市,绍兴曾拥有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281个工业园。然而,由于园区分布散、面积小、层级低,制约了当地工业经济提质升级。如何突破瓶颈?绍兴通过做一道园区整合提升的“减法题”,让各类园区的数量锐减近9成。那么,在做减法的过程中伴随着哪些阵痛?减法题又会给绍兴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这两天,位于绍兴滨海新区的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内,长电国际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级封装测试基地。
“我们这个项目总的规划,占地是500亩,总的投资是150亿人民币。召引如此庞大的项目,放在过去,负责招商的祝国金并没有这份底气。就在两年前,他手上一年能拿出来招商的土地总共只有600亩,落地项目只能小打小闹。”长电集成电路(绍兴)有限公司基建项目总监常富军说。
“实际上原来我们在招商工作的时候,就是口袋里的东西拿不出来,没东西拿出来给别人保障项目的落地,但是现在来讲我口袋鼓鼓的。 ”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招商二局局长祝国金说。
祝国金的这份底气,源自于绍兴市做的一道“减法”。2018年7月,绍兴在全省率先启动开发区(工业园)整合行动。原来的滨海新城、袍江、镜湖和绍兴高新区四大片区,整合为一个430平方公里的绍兴滨海新区。一个平台、一套班子、多块牌子,不仅盘活了原来分散在各片区的土地资源,也把平台推向了更高能级。
“相当于这个牌子更硬了,拿出去就是更有影响力了,像我们重点盯的都是这种世界排名前列、全国排名前列的头部企业。 ”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局长陈关正说。
整合平台做减法,然而要做好这道题却并不那么容易。以袍江开发区为例,作为绍兴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袍江有82家印染、化工企业。整合并入滨海新区,意味着这些企业或者异地搬迁、或者就地退出。
在袍江最大的工业企业——三圆石化,越城区工作人员已经第5次上门动员企业搬迁。然而面对高达70亿元的搬家费,企业很犹豫。
“像我们这些装置,这么多固定资产投资在这里,因为不像其他企业能够重复利用,这些东西是用不了了的。 ”浙江绍兴三圆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劳一峰说。
而在整个袍江开发区,启动搬迁的企业达35家,体量的缩小,让袍江的全国开发区排名,一路下滑。
“这个降幅在我们浙江省内的开发区排名里面是算大的,这也是我们在整个开发区整合提升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开发区的整合,势必需要会触及到生产力的重新布局,我们还是坚定信心,壮士断腕咬紧牙关,把这项工作持之以恒的往深推往前推。 ”绍兴市商务局局长钱林江说。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整合,绍兴一方面出台政策组合拳,制定三年分阶段实施行动计划,省级以上开发区从13个缩减到9个,工业园从281个缩减到了24个(制图),另一方面,把开发区、工业园的整合提升效果,纳入对各县市区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
“考核优秀的园区,我们还加大了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来推动我们这项工作能够做得更加扎实。 ”绍兴市经信局总工程师丁浪萍说。
如今,“瘦身”后的33个开发区、工业园,容纳了绍兴超八成的规上工业企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占比中不减反增。目前,在滨海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个省级“万亩千亿产业园”已初具雏形,嵊州智能厨具、新昌高端装备制造等十条产业链渐露雄姿,而整合后的柯桥经开区、杭州湾上虞经开区,更携手进入全国前百强。
做活一道“加减题”,减下了同质园区的数量,却加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今年一季度,尽管受疫情影响,绍兴规上工业增加值仍然达到了288亿元,好于全省平均6.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