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涉及到数据连通、服务共享、证照互认、电子签章等一系列瓶颈突破,没有先例可循
◇“一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样化”,需将上海的“一网通办”注重顶层设计、高度信息化,江苏提出的“不见面审批”重塑流程,浙江承诺“最多跑一次”的“群众视角”等特色和优势叠加起来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公司部门负责人张卫纲在这里,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自助打印出一张由安徽省合肥市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太方便了,再不用像过去那样两城奔波。”张卫纲说,因为业务需要在合肥成立新公司,按之前的政策必须去当地办理,至少要跑两到三趟,耗费一两个月时间。现在有了跨省“一网通办”,异地办证只用了3天。
在上海市松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前来采访的《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这里专门设置有G60科创走廊九城(区)“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和自助服务区,配备电脑、打印机、高拍仪、评价器等硬件设施,还配有1台安徽合肥市场监管局的自助打证机。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区)自去年9月底以来,在全国率先探索跨省市“一网通办”,打破行政壁垒、畅通经济要素流动。迄今,G60“一网通办”已为企业、群众提供信息推送服务超过8.2万次,提供异地咨询服务超过2000次,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大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受到企业和群众的欢迎。
记者采访了解到,长三角地区规划到2020年底前,推进政务服务业务流程标准化,实现区域统一受理、地区全覆盖。
全国首个跨省“一网通办”
2018年6月,地处G60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合高铁通道两大交通动脉沿线的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和安徽宣城、芜湖、合肥长三角九城(区),签署了共建“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
九城(区)地域面积7.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900万人,人口稠密、地缘相近、经济活跃、互动频繁。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九城(区)将跨省“一网通办”作为实质性一体化的破题之举。
2018年9月28日,全国首批异地办理的11张营业执照和1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诞生。目前,G60“一网通办”已提供异地证照服务超过400次。
今年4月2日,浙江省龙庄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甜甜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办理连锁超市营业执照,就尝到了“新政”的甜头。原先在吴江区办理此事,要求法定代表人持身份证实名认证,现在则参考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的规定取消了该项;在住所要求上,南湖区学习吴江区实行住所承诺制,无需再提供房屋产权证书;在办理时限上,吴江区原先承诺办理时限为3个工作日,现在和南湖区一样压缩为2个工作日。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下一步将推动“跨省一网通办”两个扩大:地域上扩大、事项上扩大。从今年4月到年底,试点范围将从九城(区)逐步扩大到26个城市全覆盖,将增加面向个人的交通、社保、医保、户籍等政务服务事项,试点跨省办理包括居民身份证、驾驶证、结婚证、居住证等8类证照。
精准“治堵”
跨省行政审批的一大难点,是各地的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人力投入不同,办理的流程、材料和时限各异。那么,如何求同存异,自觉对接,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速?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九城(区)“一网通办”涉及到数据连通、服务共享、证照互认、电子签章等一系列瓶颈突破,许多政策没有先例可循。
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商务组组长吴雅静告诉记者,要实现“一网通办”,离不开各地互相打开“心门”,用新发展理念打破传统思维束缚。
“我们根据企业所急所想,罗列出高频办理事项,再向相关部门征询意见,最终推出了首批30个证照办理事项清单。同时,本着先易后难、统筹建设原则,创新性地提出线上建立统一专栏入口,线下建立统一服务专窗,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异地通办。”吴雅静说,最忙碌的时候5天跑了苏浙皖8个城市,在意见一个个征求、疑虑一个个消除中,九城(区)坚定了“一网通办”的决心和信心。
G60科创走廊作为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区域,在服务延伸、功能深化、标准规范、事项拓展等方面进一步挖深做实,3月份已经完成覆盖九城(区)全境,在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建立89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足不出县,一网通办”。
不仅是G60科创走廊,近日,地处沪苏浙三地交界的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三地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达成共识,将统一证照跨区域通办,初步实现长三角统一准入、统一审批,成为长三角打破区域行政壁垒、促进市场流通的又一探索。
浙江省嘉善县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渊告诉记者,“一体化”不能简单理解为“一样化”,需将上海的“一网通办”注重顶层设计、高度信息化,江苏提出的“不见面审批”重塑流程,浙江承诺“最多跑一次”的“群众视角”等特色和优势叠加起来。比如跨省快递送达企业材料,由政府部门承担费用,这是非常细的一件事,但也需要提前考虑到,打破原有规定。
探索“无感换乘”新路径
随着“一网通办”扩围,老百姓的生活将越来越方便。但基层干部指出,一些政策藩篱还需尽快打破:
一是业务标准有待统一。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赵小华表示,“一网通办”是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异地投资便利化,同时也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区域内政务服务一体化的创新之举。期待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异地通办标准统一,宣传服务力度加大,让更多人知晓这一便民政策。
二是打通后台的政务业务系统,避免受理、办理“两张皮”。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有数百个政务业务系统,绝大部分是国家部委或各省直厅局开发的,数据共享、格式统一、权限下放等方面存在不足,地方政府突破有难度,期待从顶层设计方面给予支持。
三是电子证照的互信互认。目前各地的电子证照格式不尽相同,比如多个省市推出了电子身份证,但上海制作的电子身份证,在江浙皖是否能被认可?目前尚没有统一规定。
吴雅静说,G60科创走廊九城(区)将继续加强交流与沟通,打破行政区划障碍、协同发展。通过各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好的做法,因地制宜在其他城市推广,探索一条既有制度创新互认、又有城市竞争特色的“新路径”,助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采写记者:徐海涛 龚雯 陈刚 朱涵)
原标题:“一网通办”破题一体化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