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宣转载 建德新闻网
0571-58318323
我要投稿
建德市新闻传媒中心 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 建德新闻网

微信扫一扫分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龚晓南:大半辈子在跟泥巴打交道
2019-03-25 13:19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早春,在宁波市机场路南延段建设工地,人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已经75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龚晓南教授,正专心致志地和技术人员讨论工程上的问题。他穿着一件朴素的外套,头戴安全帽,脚下满是碎石、泥土。

泥土让龚晓南感到亲切。他常说:“我大半辈子都在跟泥巴打交道。”这位从金华汤溪镇山下龚村一户贫寒农家走出的岩土工程专家,是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中国岩土工程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他多年来在岩土工程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建造”夯实稳固的基础。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这是龚晓南始终坚守的信念。改革开放初期,他就深感国家建设急需发展高效、经济、快速的地基处理新技术。龚晓南带领团队埋头攻关数十年,从创建理论到研发技术,再到一个个工程应用,给出了极富创造性的答案——复合地基。如今,复合地基理论与技术被应用于遍布全国的建筑工程、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市政道路、港口和机场,这一创新成果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为祖国服务”的种子,青年时期就在龚晓南的心里种下了。龚晓南在“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清华大学求学6年,浸染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一次,班上组织游览八达岭,途中参观了詹天佑纪念馆。“那时候,我们对詹天佑非常崇拜,我也暗暗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龚晓南说。

龚晓南院士团队 资料图,右三为龚晓南。卢绍庆 摄

1978年,龚晓南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考入浙大的研究生,师从曾国熙教授。 

“曾国熙先生是当时岩土工程领域屈指可数的留学回国人员,是他带领我走上了岩土研究的道路。”龚晓南至今感念恩师。1984年,龚晓南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浙江日报》在头版报道了我省培养出第一位博士的消息。

博士毕业后不久,龚晓南到日本名古屋参加国际会议,亲身体验了高速公路、新干线和让他叹为观止的地下商场。巨大的技术差距让龚晓南大开眼界,又倍感责任重大。之后,龚晓南获得作为洪堡基金会研究学者赴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机会。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技术,生活上非常节俭,连5马克一份的冰淇淋都舍不得吃。龚晓南用节省下来的奖学金等其他收入买了一台计算机带回国。

留学期间,龚晓南就密切关注国家建设事业发展。回国后,他很快就把复合地基问题作为攻关方向,一边跑工地,一边研究复合地基的基础理论问题。1992年,龚晓南出版了复合地基领域第一部专著,被誉为我国复合地基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新理论一出,立刻在业界引起震动。

跨越浙江,北至牡丹江,南达广东,复合地基技术的枝蔓早已“根深叶茂”。近3年,仅提供应用证明的工程,该技术带来的新增利润及节约工程造价总计就达35.38亿元。

技术用到哪里,龚晓南的脚步就走到哪里。他总是说:“我们这个专业,打交道的对象是大地,只在实验室、书本上研究是不够的,只有脚踩泥土、亲临现场才能获得第一手数据,做到‘对症下药’。”工程项目遇到难题,他总是亲自“出诊”,一个工程一个“方子”。仅全国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龚晓南团队就已“问诊”40余条,其中包括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直到现在,他一接到电话:哪个工地又有什么问题了,龚老师你来一下。“我再忙也会去的。”他说。

“别人盖房子从地面往上建,而我们一直在往地下造。‘地下’是‘地上’的基础,更要严谨、准确。”龚晓南这样概括毕生致力之事。谈起未来,龚晓南说:“研究是不可穷尽的,还有很多新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原标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龚晓南:大半辈子在跟泥巴打交道

责任编辑: 徐巍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